在生活的長河中,我們就像一艘艘小船,在波濤中起伏,不斷面臨著各種抉擇和挑戰,而這些經歷又如同繁星般點綴著我們的心靈天空,塑造著我們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
2024年11月8日,星期五,這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卻承載著我內心的諸多思緒。昨天下午,單位安排在4樓大會議室聽講座。在去往會議室的路上,我遇見了安慕希,他抱著幾本卷冊匆匆上樓。他詢問我其中一個副院長是否在講座現場,我表示不清楚,並答應他如果看到就微信通知。到達現場後,我發現他詢問的副院長並不在,於是透過微信告知了他這個結果。然而,訊息如同石沉大海,他並未及時回覆我。這種沉默一直持續到會議結束,在這期間,我的內心泛起了層層漣漪。
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懷疑自己是否不該幫這個忙。在我心中,安慕希已經有了特定的形象,他的不回應讓我對自己的幫助產生了質疑。可一想到工作中還有和他接觸的地方,我又擔心他會藉此刁難我。在這種糾結中,我還是不情願地選擇了幫助他。但他的沉默卻讓我陷入了一種自我懷疑的漩渦,感覺自己又一次做錯了事。這種情緒一直縈繞在心頭,直到下班回到辦公室換衣服時,我仍然無法完全釋懷,而這一切的根源其實都在於他這個人。我清楚地察覺到了自己內心的活動,可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我的性格本就是如此,不喜歡將事情憋在心裡。於是,我鼓起勇氣,用微信發語音告訴對方我散會了,並且用質問的語氣詢問他是否收到訊息以及為何不回覆。當時我已經做好了和他拌嘴甚至再次得罪他的準備,因為我不想委屈自己,不想讓這種情緒一直壓抑在心中。然而,令我意外的是,他很禮貌地回覆了我三句話,解釋說是工作忙忘了。我只回了他兩個“ok”的手勢,這件事才算暫時放下。透過這件事,我深刻地意識到,對於不同的人,我缺乏合適的應對方式,也缺乏直抒胸臆的勇氣。不是所有人都像眼鏡妹那樣的性格,如果我用這種語氣和眼鏡妹說話,那必然會引發一場激烈的爭吵。這讓我明白,不能把對某一個人的應對方式套用到所有人身上,該表達的時候就要勇敢表達,有時候這種看似“不懂事”的溝通方式,或許能讓對方做出懂事的行為,就像眼鏡妹的不懂事反而激發了我懂事的對待方式。當然,我的原則始終是要做一個懂事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思考事物之間的聯絡,這些聯絡有時候微妙而又深刻。突然感覺未來、過去、現在甚至是萬物都與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或者說萬物之間本身就存在著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絡。直接聯絡很好理解,比如我們直接接觸的東西、直接遇到的人,都與我們有直接的關聯。而間接聯絡則像是一種連鎖反應,比如我講一個笑話讓一個人開心,這個人的開心又傳遞給身邊的人,讓他們也感到快樂。在大自然中,這種間接聯絡就形成了迴圈體系,就像我們潑出去的水被大地吸收,大地裡的水被植物吸收,植物吸收後長出果實,果實又被我們食用。從時間維度來看,過去、現在和未來都與我們緊密相連,甚至可以擴充套件到生生世世,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奮鬥後人享受就是很好的例子。
然而,我們的思想和思維常常會限制我們,不僅侷限了我們的認知,還束縛了我們的自信。與那些公眾人物相比,我們大部分人都默默無聞,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忽視自己的影響力。因為處於整個大的迴圈體系中,我們每個人的影響力貫穿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貫穿了迴圈裡的每一個環節,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罷了。所以,從今往後,我們不能再貶低自己,不能再說自己是小人物,否則就是格局太小。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時時刻刻影響著這個世界,無論我們是生是死,無論我們處於何種狀態,我們都在這一鏈條上。既然我們的影響力如此巨大,那我們就一定要告訴自己,要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