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誰願意三大阿僧只劫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行三大阿僧只劫的?舉手!三大阿僧只劫,一個都不要退。把淨土法門拿掉,就是不要講什麼佛力攝受、轉他成自,就各憑本事。我看大乘佛法要退很多人了,很多人跑到小乘——那我先到涅盤去好了,我先了生死再說了。所以我們現在為什麼大乘修的人那麼多呢?那是因為淨土法門撐著。反正我到涅盤也是去,我乾脆到淨土去更好。是吧?
這個地方就是說,日月燈明佛的時代是人壽八萬四千歲,所以他的當機眾是菩薩。釋迦牟尼佛出世,已經進入了五濁惡世了。也就是說,人壽從兩萬歲以下,它就是有疾病、有災難。所以,進入五濁惡世的時候,他的當機眾變成聲聞眾,就是以聲聞眾為主流了。
這個地方,“因人說法同”,也是為了他的弟子來說《法華經》,這一點相同。所以文殊菩薩合理地推論,應該也是要講《法華經》了。
壬二、時節同
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這以下是第二個推論,就是“時節同”。
日月燈明佛在講《法華經》的時候,講了多久?講了六十小劫。這個時候日月燈明佛是“不起於座”。更不可思議的是,與會大眾也是“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說法。而當時的感覺就像吃一頓飯的時間,吃一頓飯的時間可能是三十分鐘或者一個小時。當時大眾沒有一個人“若身若心”感到疲倦之相。
諸位!日月燈明佛的人壽是幾歲?八萬四千歲。那麼佛陀《法華經》講多久?講了六十小劫。這個就是時間不可思議。這個也就是在《法華經》才出現。後面<從地湧出品>也是講到,從地湧出菩薩讚歎釋迦牟尼佛,讚歎了五十小劫。
那麼為什麼在講《法華經》的時候這個時間能夠開合自在呢?因為《法華經》所發明的是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古德說是超越因緣所生法,超越因緣。
因緣所生法是這樣,你越執著它,它對你的限制、傷害就越重。你把它放下以後,你不隨物轉,即能轉物。就因緣所生法,你只有兩種情況:你執著它,你就被它所轉;你不執著它,你就能夠去掌握因緣。因緣所生法,就是時間x軸跟空間y軸所構成的。所以這個地方,《法華經》的一個人迴歸到一念心性的時候,這古德說了,“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它沒有時空相的。
這個沒有時空相,我們看虛雲老和尚開示的時候,他講一件事。他說,過去有個禪和子,參禪的,他要去朝禮五臺山。經過鼓山寺的時候,他就去鼓山寺掛單。古代的十方叢林就是,你掛單的就不能跟常住住在一起。他住在雲水寮,因為他住個幾天就走了。他在雲水寮的時候,隔壁睡了一個生病的,也是行腳比丘。這個禪和子就起了慈悲心,就很照顧他,替他洗身體,幫他招呼吃的喝的等等。結果過一段時間,就把這個病比丘的病給治好了。這個生病的比丘就很感激他,說我住在某一個山上的什麼地方。他想要帶這個禪和子去這個道場住幾天。禪和子說:很好,但是我現在不能去,我要去參禮五臺山。要不我五臺山參完以後,回程到你那個地方去住幾天。他說:好!
禪和子去朝禮五臺山,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回程就果然按照病僧告訴的地方找到這個寺廟。到的時候已經黃昏了。他一到寺廟門口,那個病僧就已經在門口等他了。他說,我等你很久了。哎呀,大家老朋友見面很高興,這個病僧還煮飯給他吃,晚上還跟他聊天。聊了很晚,說你今天晚上就別走了,住一宿吧?住了一宿。隔天,禪和子有事想回常住了,就告假了。一告假不得了,從山上下來,人世間已經過了幾十年,已經改朝換代了。山中一晝夜,人間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