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路後,作為西陲重鎮的敦煌,成為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沿線的商業中心,以及各種民族與文化交匯的場域。
其中,佛教文化和藝術在內的中西文明在這裡交匯、碰撞,這是敦煌石窟藝術產生的歷史根源。
莫高窟開鑿興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獻資料記載稍有出入。目前多數學者所同意的觀點是前秦建元二年(366)樂僔和尚在莫高窟創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建造。
據武周聖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龕碑》所記載,“莫高窟者,厥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與僔師窟側,更即營建。伽藍之起,濫觴於二僧。”
到北涼時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侶社群。這些洞窟最初只是作為隱士僧侶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後來發展為服務於附近興起的寺院。
此後,北魏宗室東陽王元太榮(本名元榮),北周貴族建平公於義先後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風習的影響,莫高窟開始發展。
隋和唐前期,敦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商業樞紐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各方的朝聖之地。這一時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兩個大像龕。
作為冥想的輔助,作為向不識字的人宣傳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學工具等,這些洞窟空間及內部壁畫與造像被精心營造。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侶、地方統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贊助人贊助,其他洞窟則由商旅、軍官和當地的人(如婦女團體)資助。
安史之亂後,建中二年(781)吐蕃佔沙州(敦煌),在吐蕃贊普保護下,莫高窟得以繼續發展。大中二年(848)張議潮率兵起義,收復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歸唐。在張氏歸義軍政權統治的晚唐時期,張氏家屬及其顯貴姻親在此繼續修建。
乾化四年(914)曹議金取代張氏執掌歸義軍政權,曹氏家族統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新建洞窟,還全面重繪重修前代洞窟和窟簷,在崖面上大面積繪製露天壁畫,使莫高窟外觀蔚為壯觀。
北宋景佑三年(1036)和南宋寶慶三年(1227)此地先後為西夏、蒙古政權統治,儘管仍有興造修葺,但伴隨絲綢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經濟蕭條,莫高窟已趨衰落。元以後停止開窟。
概括而言,莫高窟興於十六國時期,歷經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訖元代。
發現和保護,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廢,鮮為人知。
至清代(1644-1911)流放到中國西部地區的官員提供了關於該地區(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甘肅省)語言、民族和地形的連續記錄。
在中國的各個朝代,這種地方文獻的編撰傳統一直傳承不輟,自《漢書》以來的各朝官方史書中,都設“西域傳”。伊犁將軍松筠(1802-1809年在職)命謫戍官員編撰新疆的地方文獻。
為了完成撰述,徐松於1815-1816年進行了實地考察以蒐集資料,其間,他考察了敦煌的佛教洞窟遺址,記錄了莫高窟建窟碑。此外,他還注意到一些其他的古代遺址。
徐松刊佈了一些著作,其中包括《漢書西域傳補註》和《西域水道記》。
徐松還撰有新疆詩集一部(《新疆賦》),這是中國貶謫文人的另一種文化傳統。
紀昀(1724-1805,1768年貶逐)在烏魯木齊的詩歌和日記,以及洪亮吉(1746-1809,1799貶逐)的詩歌,都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第一手資料。許乃谷(1831-1834年任敦煌知縣)繼承了這個傳統,著有《千佛洞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