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娘不滿,心中愁悶。
陳三重來崇明,喬裝磨鏡匠人進入黃府,五娘在繡樓投以荔枝及手帕向他示愛。
陳三在磨鏡時,故意將鏡摔破,藉口賠寶鏡,賣身黃家為奴。
後林大強娶五娘,陳三和五娘得到丫環洪益春相助,私奔回到杜行。
《陳三五娘》在陳三故鄉梧宅也同樣全無影蹤,只因據民間傳言,上世紀杜行村中播放電影《陳三五娘》,銀幕懸掛於“陳三墓”的兩根高高的石柱上。
不料播到陳三受難的“審陳三”一幕時,一根好端端的石柱卻突然折斷,當地人們深深記住了那離奇的情節,由此半個多世紀以來,在村裡看戲從來不會有《陳三五娘》。
而故事之後的故事,則是陳三與五娘在,幾經周折終成眷屬。
回到崇明以後,隱居於梧宅村中。
梧宅村附近有朋山嶺。
嶺上有古廟,名“青陽室”,亦稱“清涼室”。
如今已坍塌,只遺斷壁殘垣。
據文史專家考證,“青陽室”是陳三隱
居讀書的地方,在上世紀40年代,那裡還出土過陳三的墓誌銘。
墓誌銘內容為:
“吾邑世家子陳麟,字伯卿,行三,風流倜儻,工詩善文,無意仕進,時人稱之。
從記載中可見,陳三與五孃的故事在歷史上確實有發生過。
但因為宋末元兵南侵,結尾相當悲壯。
兄弟妯娌皆忠烈,南宋末年,元兵進入泉州,大肆殺戮,陳家宅院被焚燬,陳三、五娘只能雙雙出逃。
慌亂中,五孃的一隻繡花鞋不慎落在一口井邊,陳三誤以為五娘失足落井,痛不欲生,縱身投井。
隨後,五娘發現亦投井殉情。
而在朝代變更戰亂之時,
現實生活中的陳三、五娘日子過得磕磕碰碰,因五娘終生不孕,陳三斷後。
民間傳說陳三、五娘為金童玉女轉世,本應成不了夫妻,因而不曾有後代。
他們過世後曾在地府發誓:只當榕樹倒根、鐵樹開花、麻雀“開步走”,才會再次轉世。
然而,前兩種已然世有所見,後一種卻是無人得見。因為麻雀在現實中非飛則跳,不曾有人見它們“開步走”。
另外,還有一樣傳說,陳三、五娘逃難時,五娘隨身婢女洪益春跑在前面,得保性命。
當地每年農曆正月十九,皆會舉行運使公巡境、天香活動。
每年農曆三月廿九,該社群百姓亦會舉辦傳統運使公佛生日。
百姓家家戶戶備豐盛菜餚,到王公宮內進行祭拜,祈求家人平安、生意興隆等,並燃放鞭炮、焚燒金紙,邀請戲班在宮前戲臺演出高甲、梨園等戲用於敬神,且宴請親朋好友。
近年,每逢佛生日,當地經常連續上演七至十天戲劇。
每年正月十九,忠順尊王巡境之時,田邊民間有著一套相應儀式。
儀式由角螺響起為始,多位田邊人穿著師公(道士)服飾,指揮百姓轎抬忠順尊王巡視全境,以達避邪、祈福之效。
出發之際在宮前的開撥儀式中,有數位乩童隨道士的禱告聲隨意舞蹈。
起舞中,哪一位跳得最高超或最為起勁,相關人員就會把一根三十多斤重三米多長的“籤銅”(音)插過那一位佔童的兩腮,兩位協助人員手拿兩根木叉由下由上幫忙支撐托起“籤銅”。
而後,乩童坐在竹製轎上,由四人抬起,一同隨尊王巡境。巡境結束後,眾人將“籤銅”撥出,用香灰將傷口覆蓋,一般傷口只需兩三天即能康復。
儀式中,另有兩位乩童上身光露,背綁竹條,另有兩人手拿兩把鐵質寶劍在他們背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