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將軍!前方有一小山,毫無聲息的樣子,其內恐有伏兵……”
廖化埋著頭追著魏軍的敗兵的時候,一個斥候回報道。
作為三國時期的著名活化石,廖化自然不是什麼易於之輩。
聽到斥候的回報,廖化的眼神閃了閃。
臨行之前,關羽曾經單獨找過他。
直言,這次廖化的任務就是要把埋伏的魏軍給引出來,並堅持一段時間。
自己會在料理完魏軍的主將之後帶軍來救,順便內外夾擊,再吃掉這一部分負責伏擊廖化的魏軍。
“既然已經追到這邊,自然不能半途而廢!眾將士這段時間以來,守了這幫賊子這麼多鳥氣,自然要一次性找補回來。”
廖化並沒有把事情挑明瞭說。
只不過,這種事情也確實沒有辦法挑明瞭就是……
畢竟到現在為止,有沒有伏兵也依舊只是一種猜測而已。
即便是這種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有伏兵的情況,在伏兵沒有出來之前,那也始終只不過是猜測而已。
如果只是因為“有可能”就放棄一場軍事行動的話,那這仗也別打了……
更何況,廖化還提前收到了關羽的指示,這個時候自然更加不可能因為“恐有伏兵”而放棄繼續追擊了。
另外,之所以沒有把話挑明,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將伏兵引出來。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影帝出身的,萬一被埋伏的魏軍看出了什麼破綻,那這次針對魏軍的誘敵斬首計劃也有可能受到不必要的影響。
即便是自己這邊用來引出伏軍,進行牽扯的部隊,全部戰死在這裡,只要關將軍那邊能夠成功地將魏軍的主將斬首,那這一次依舊是大賺特賺的。
廖化帶人再追,行至山腳處,忽聽一聲響徹雲霄的哨箭響起。
隨後一旁的小山上,不少大石頭呼嘯著翻滾下來。
這種大石頭如果注意躲避的話,在寬闊地帶,自然是沒有辦法傷到人的。
所以,這些大石頭便只有另一項作用:封路。
隨後,山上顯現出魏軍的身影,與此同時,箭雨也開始潑灑下來。
“隱蔽!”因為早就預想到了這種狀況,廖化並沒有絲毫的慌亂,第一時間指揮麾下的人馬做好防守的準備。
將射向自己的一根箭矢擋開,廖化看向了方才被推下來的大石頭。
“到大石頭之後隱蔽!做好反擊準備!”
伏擊的老套路了。
先扔石頭還有滾木礌石,打亂戰場,分隔敵陣之後,再放箭矢,進行精準有效殺傷,最後在敵軍軍陣大亂,軍心動盪的時候,揮軍掩殺,一鼓作氣吃下敵軍。
說到底,伏擊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於突然之間的襲擊,造成對方的慌亂,慌亂治下自然也就沒有辦法組織起有效的防守和進攻,,然後利用突然出現的先手打擊創造出己方的優勢條件。
但是,這一套在眼下的這支漢軍身上其實並不是特別的好使……
廖化身為這一支部隊的主將,因為早有準備,自然是沒有什麼好慌亂的。
只要主將不亂,士卒便會有主心骨,自然也就亂不起來。
更何況,漢軍在平日裡的訓練之中,並沒有少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尤其是在紀律性上面的訓練,更是重中之重。
別說這會兒主將沒有亂了,估計就算是主將也自亂了陣腳,失了方寸,底下計程車卒都不一定亂的起來。
“將軍!現在怎麼辦?”身邊的副將開口問道。
廖化一邊小心打量著山上的敵人,一邊思考著對策,“敵人身在高處,若是硬衝,恐傷亡不小,傳令各部,不要輕易露頭,就地找地方隱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