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燃接了一個電話,告訴眾人要去一趟鎮政府。臨走前他對丁惠寧說:“下午吃了飯再回去,我交待我爸媽做幾道硬菜。”
謝明昊打趣他:“只留丁醫生吃飯啊?我們有沒有份?”
周燃點頭:“都有,晚上都去我家裡吃飯,一個都不能走。”
等他走之後,潘芸和趙馳把眼光放到顧思遠身上。他手裡慢慢地剝著紅薯皮,像是在玩,而不是要吃。
“你也不怕撐著。”趙馳說他,“吃紅薯不符合你這種高冷清貴公子人設。”
謝明昊抿嘴笑:“他不是吃紅薯,而是在吃醋。”
顧思遠朝兩人甩來眼刀:“就吃個紅薯,你們別小題大作,好歹也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你們這樣跟村頭的那些阿婆嬸子有什麼區別?”
丁惠寧不想讓別人扯她跟顧思遠,替他解圍:“好了,吃個紅薯罷了。村子來人了,趕緊回到各自的崗位上。”
潘芸回村委辦公室前,給顧思遠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笑。
隨後趙馳和顧思遠去村子巡邏,謝明昊則留在指揮部做協調工作。
一個多小時之後,姚秀蘭騎著電動車,送來了四匹錦布。這幾條錦布,是傳統的黑綠色、黑紅色、白藍色搭配,織紋是精美,但色彩搭配顯得老氣,跟不上現代主流的審美。
這些錦布在過去用來做衣裙、揹帶以及揹包,由於織錦工藝複雜,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被淘汰掉了。
丁惠寧摸著這些在箱底壓了有些年頭的錦布,百感交集。
沒想到它們還有重見天日的時候。
姚秀蘭有些激動地說:“拿到這裡掛,真的能賣出去嗎?”
丁惠寧沒敢給她一個肯定的答覆:“是有比較大的機會。不過這個配色有些過時了,可能懷舊的人會買。”
姚秀蘭嘆氣:“唉,這些都是以前傳統的花色,大家都這麼織。”
“先掛上去吧。”丁惠寧說。她把錦布帶到村委辦公室,展覽架就在正廳裡,一個移動的晾衣架掛著幾匹錦布。顏色主調都是黑紅黃,色彩濃烈。
她打上標籤,往架子上掛時,來了幾個年輕的姑娘。看見這些錦布,她們好奇地問道:“這就是非遺的錦布嗎?”
丁惠寧熱心地介紹:“是的,我們的錦布歷史悠久,在漢朝就有記錄。織錦工藝複雜,花樣精美,常見的有回字紋、水波紋、祥雲紋、幾何紋,也有花鳥蟲魚,是我們省裡第一批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去我們本地,家家戶戶都織這個錦,用來做衣服被面,以及一些裝飾、孩子的揹帶和揹包。”
有個女孩子輕輕摸著錦布,愛不釋手又頗為婉惜地說:“織得很精美,就是顏色有些土氣。我們現在都:()共逐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