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倉?"一位老農驚訝地問。
"正是此處。"秦天蹲身拾土細看,
"此地地勢高爽,近村落,實為建倉上選。建成之後,還需鄉親們參與管理。"
"我等愚鈍"老農忐忑道。
"不必擔心,自有人教導。"秦天和顏悅色地道,
"此倉為鄉里而建,自當由鄉里共管。聽聞你們這裡有位善工木器者?"
"是老張家的後生。"旁邊有人答道。
"好,讓他隨我朝工匠學習,日後便由他管護倉儲。"
秦天隨即定奪,"建倉之工,也當先用本地人手。"
此言一出,村民們眼中放光。
這哪裡是一座糧倉,分明是一條生計之路。
望著村民們熱切討論建倉之事,范雎感嘆道。"陛下此舉用心良苦。讓百姓參與其中,他們必然用心看管。"
秦天微微一笑。他深知真正的考驗尚未開始。
但看著百姓們期待的眼神,他堅信這場變革終將成功。因為這不僅關乎國家糧儲,更系千萬黎民生計。
數日後,晨曦初露,春光灑滿田野,新翻的泥土散發著清新氣息。
田間地頭,農夫們已開始熱火朝天地耕作。新式鐵犁在黑土地上劃出整齊的溝壑,那是希望的痕跡。
"張伯,瞧您家的麥苗長勢喜人!"一個青年立於田埂,向正在侍弄麥田的老農呼道。
張老漢直起腰身,拭去額上汗珠,笑意盈盈。
"正是啊!自用上新犁,不僅耕地快上許多,地還耕得深實。
種子播得勻,發芽也整齊。照此長勢,今年收成定然可觀。"
"可不是麼,"青年蹲身撫摸著嫩綠的麥苗,
"冬日裡用上新式鐵爐,省了許多柴火。如今又有了新農具,幹活輕快不少。聽聞您家還要修葺屋舍?"
張老漢笑得皺紋綻開。
"正有此意。家中得了新農具,農活效率高了,我還得空去鐵器作坊幫工。一月下來,能攢些錢財。"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馬蹄聲響。
秦天攜范雎等人來到田間察看。見此景象,他心中不禁湧上一股暖意。
"陛下!"農夫們忙放下農具,恭敬施禮。
"諸位免禮。"秦天揮手止住,走至田邊細察麥苗。"長勢頗佳啊。"
"全賴陛下洪福。"張老漢激動道,
"新農具趁手,地裡活計輕省了許多。我們村中,家家戶戶都盼著秋收能有個好年景。"
呂不韋在一旁補充道。
"據各縣統計,用上新式農具的農戶,耕作效率提升近五成,預計收成亦將相應增長。
且因農具改良,不少荒地也已開墾耕種。"
:()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