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產力發展起來後,就算三四年才進行一次交換,可是羊過剩的數量,逐漸就會超過部族可以承受的底線,他們就不得不停止發展生產力,或者調離一部分人手開始研究生產自己想要交換過來的商品。這個時候就出現問題了,例如要生產魚,那至少得靠近河、湖、海這些地方,可是這部族的範圍內沒有這些,想生產都生產不了;還有,如果開始進行新的生產,那麼這個生產的生產力一定非常低下,向其他部族求教,因為別的部族想要獲得這個部族的羊,這個部族一旦會自己生產所有需要的商品了,那麼這個部族就不用再跟其他的部族進行交換了,別的部族就再也得不到這個部族的羊——進行生產力互換呢?用不了多久,許多個部族生產的同樣商品,就可能因為生產力的發展出現生產絕對過剩,多餘的商品又該怎麼處理?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問題會導致兩個部族間發生爭鬥——原始社會的爭鬥,顧名思義,那就是搶劫、獵殺。如果大家不能接受這種說法,那至少可以說:部族為了自身的利益,跟別的部族之間會出現利益衝突。
採用第二種方法,很明顯,這是在便宜別的部族,如果別的部族在這中間吃到了甜頭,學會了狡詐,在以後的交換中,都使用這種方法來獲得利益,兩個部族之間的利益衝突仍然不可避免地發生。
當甲乙丙中的一個部族出現了貨幣過剩,那又會怎麼樣?當甲部族拿著貨幣到乙和丙處交換的時候,怎麼都交換不到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那麼,對於甲來說又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把多餘的貨幣拿回去,二是增加其他部族的貨幣發行量,迫使貨幣貶值。
把多餘的貨幣拿回去,對於一個要生存,要發展的部族而言,肯定就會開始擔心這些貨幣到底還能不能用出去。那個時候,可沒有什麼法律來規定某一種貨幣,在交換的時候雙方都必須接受。不過,在交換的時候,至少有貨幣在流動,這種擔心會少很多,可是這種擔心是客觀存在的,至少對於那些過剩的貨幣是這樣的。這樣一來,就是這個部族自己進行了部族間貨幣發行量的控制。可是對於部族內部的交換就有些不對勁兒了,因為拿出去交換東西的貨幣,沒有花光,那麼剩下的就必須進行原始平均分配,這個時候,可以這麼說,導致了這個部族內部的貨幣發行量過多了,一系列的問題就會出現——除掉用去交換的貨幣,部族內部剩下的貨幣在一定時期內,肯定是能基本滿足內部交換的。還有,部族拿出這麼多的貨幣去交換,也就說,這麼多貨幣才能換來足夠整個部族進行再生產的各種商品,再生產因為購買的商品數量不夠,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也許就會出現某種生產的“裁員”,“失業人員”不可能休息著,而平白無故地享受分配東西——如果部族准許的話,那麼整個部族就會發生巨大的變革——這些“失業人員”投入其他某種商品的生產,很可能導致無價值生產出現,也就是說生產出來的商品不能使用,只能進行損毀或者浪費,或者交換到更多的無法用來交換商品的貨幣,他們只能投入到交換到但是數量不足夠的商品生產上去,那麼,這也會因生產資料、生產力等事情跟別的部族產生利益衝突。
當這個部族把過多的貨幣當成專門用於部族交換的貨幣,而存放起來時,這個部族把自己的商品用去交換貨幣以後,肯定就會再一次拿著所有可以用到部族交換裡的貨幣去交換商品,如果再一次出現過剩,一而再,再而三,這個部族就被迫進入到第二個方法裡。
還有,過剩的貨幣只能進入到部族內部的交換中,由於整個部族的貨幣量出現了變化,那麼商品與貨幣之間的兌換關係就會發生變化,每種商品價格不再跟價值量相等,而是變成了虛高的價格。當這個部族拿著這些商品去交換的時候,肯定會依據部族內部交換的比例來交換貨幣,可其他部族還是原來的比例——兩種比例之間肯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