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希望建立並深入發展儘可能多的技術研發專案,這些專案與布什的太空政策首要原則—保持太空軍事領先地位和取得太空控制權—存在著潛在聯絡。此外,2003年10月中國的載人航天發射釀成了足夠深刻的一種印象,即存在著“太空競賽”,而美國正在輸掉這場競賽。作出回應似乎是必須的。很可能是上述這些理由一起促成了新太空計劃的公佈。
2004年10月4日,蘇聯的“人造地球衛星1號”飛行47週年紀念之際,伯特·魯坦(Burt Rutan)的“宇宙飛船1號”(SpaceShipOne)獲得了1000萬美元的“X獎金”,這是為了表彰其作為第一艘私人資助的載人航天器在一星期兩次進入太空。這件事情發生之後,12月,國會透過了《2004年商用太空發射修正案》(mercial Space Launch Amendments Act of 2004),《法案》允許進行太空旅遊活動。這可能預示著太空探索活動的轉折點。如果有錢人為了尋求刺激而願意花上一大筆銀子到太空逛逛,體驗一下失重狀態,再給地球照些大照片,私人企業便可能會繼續為研發這類旅行所需的技術支付錢財,太空旅館和月球觀光也有可能。這其實是複製了汽車、飛機和計算機的研究模式,而不是到目前為止太空活動由政府全額買單的古怪方式。很久以來人們便期待著並且也有必要打破陳舊的太空研究正規化,這將有可能以政府做不到的方式推動技術進步。然而,企業開發並不能取代政府的主動參與。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布什版太空計劃(10)
在一個預算赤字空前的年代,伊拉克戰爭的成本高漲又讓人根本看不到盡頭,美國憑什麼還要關心載人航天呢?對於太空愛好者來說,不幸的是,探險本身從來都不是充分的理由,過去不是現在也不會是。載人航天活動可以在諸如就業、教育、技術進步和國家尊嚴方面獲得利益,但這些理由也不充分。載人航天能夠提供一種軟實力戰略,可以部分地,儘管不是全部地平衡因美國的太空軍事野心而產生的國際恐懼,由此可以緩解國際(以及國內,如果美國國內對此能做出正確理解的話)對美國太空軍事野心的關切。美國的野心激化了我們在第一章中談論過的安全困境。載人航天還能減弱美國的憂慮,這種憂慮產生了認為只有技術和軍事力量能保衛美國及其太空資源的觀點。但是,上述這些要處理得對頭,而且政治上的承諾要和對待安全專案,而不單純是科學專案的態度一樣才行。遺憾的是,布什版太空計劃可不是這樣的。
“阿波羅”計劃期間,世界並不是滿心恐懼地看待美國,而是充滿了崇拜和尊敬。崇拜和尊敬可以和步槍一樣獲得安全,如果不是能得到更多的話。太空提供了一個機會,使美國獲得發展更多硬實力的資源,同時也透過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產生軟實力。此外,太空合作還可以使美國可能透過分享控制而不是毫無用處的一概拒絕來對技術轉移問題發揮影響。公共外交是安全的組成部分,保持美國在載人航天領域中的領導地位提供了非常顯著而且富有實效的外交機會。
打擊恐怖主義和應對21世紀的挑戰需要的不僅僅是硬實力,在保持美國的安全和優越地位方面,硬實力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其他國家需要將美國看成一個可以選擇的領袖來追隨,而不是一個欺凌弱小之徒。在這一方面,載人航天給成為領袖提供了一個機會。美國可以控制更多的她認為具有敏感性的技術,並和其他國家一起研發那些她們認為能發揮作用的基礎技術,並且使之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中茁壯成長。
只要美國的載人航天計劃是純粹探險性質的,它就前途未卜,而只要它前途未卜,美國在載人航天領域的領導地位就也一樣。這是我們的損失。其他國家,特別是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