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當了。”
靖寧侯,是蕭風奕賞給國丈顧延的尊榮,並非襲爵。
顧家原本世襲的爵位,是安北王,這爵位認真計較起來,比立國才四十三年,與如今大燕、大週三分中原的大魏,還多了八十多年。
要知第一個安北王,是顧露晚太爺爺的父親帶著一門老小,跟著大晉開國皇帝擊退外邦北汗,平定中原,刀口舔血得來的爵位。
大晉皇帝視其為親兄,準安北王子孫平襲,世代為北境九郡五十七縣之主,等同藩王。
可誰知道,老安北王才將爵位傳給顧露晚的太爺爺沒兩年,大晉王朝就沒了。
大晉王朝立國十六載間,出了九個皇帝,其中開國皇帝還在位了十三年。
激烈的皇族爭鬥,讓好不容易統一的中原,跟著再次四分五裂。
世道最亂的時候,土匪頭子扯杆旗,就敢說自己上承天命,是真龍天子。
在大魏立國前,作為王朝標誌的都城禹都,六十多年迎來過十六個王朝。
每個皇帝佔據禹都,都會給安北王發道聖旨,承認安北王在北境九郡五十七縣的地位。
這聖旨,顧露晚的太爺爺和爺爺拿到手都軟了,可他們從沒來禹都,覲見過任何一位皇帝。
就老老實實守著北境,一心一意抗擊對中原虎視眈眈,準備著捲土重來的北汗。
因此市井還有歌謠笑侃,傳唱說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安北王。
這情形,直到大魏立國第十三年,苦撐了近八十年,供養北境軍抗擊北汗的九郡五十七縣撐不住了。
大魏初登帝位的成武帝大手一揮,給北境軍撥糧、發軍餉,才換來了顧露晚爺爺的稱臣,將次子顧延送來了禹都。
也就是這一次妥協,北境九郡五十七縣,在大晉被滅近八十年後,被正式劃入大魏版圖。
可安北王這爵位在平穩傳到顧露晚的父親顧庭,再父傳子時,大魏的第三任皇帝,成景帝不認了。
因為朝廷上下皆不信,北境連失八縣,安北王顧庭沒有通敵。
是當時還只是肅王的蕭風奕力保,朝廷才準顧露晚的兄長顧露暄,親率北境軍戴罪立功。
直到顧露暄重新拿回北汗奪走的八縣,朝廷才鬆口讓顧露暄承襲安北王。
奈何好景不長,前年夏,顧露暄不顧朝廷反對,助大燕一起抗擊北燕時,致北汗突襲東北邊境,連奪四郡二十九縣,直指禹都。
就這樣,顧露暄成了第二個有嫌疑通敵的安北王。
就算之後,北境軍抵住了北汗的攻勢,但安北王的名聲,算是徹底毀了。
原本二十萬,只剩八萬的北境軍,也沒底氣嚷著自己姓顧不姓魏了。
是以蕭風奕即位後,只是論功行賞,封顧景晨為靖安侯,賞了準國丈顧延一個靖寧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