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是啊,他比我有才情。有才情的人更有悟性。”

“但你又說多年以後他可能會否定現在的東西,是不是在你看來,這文章還是不成熟?”

()免費電子書下載

“是這樣,不過,按他現在的學歷和年齡來看,能寫出這樣的文章,有這樣的才情,已經夠得上天才了。”

“我也看了他的文章,我覺得他的氣有點太盛。”

“這不要緊,這與他的年齡和才氣相當。數年之後,他就會提升到另外一個境界,到那時候,他就遊刃有餘了。”

張維回到自己的房裡後,左思右想,倒覺得自己的文章可能有很大紕漏,他一想起易敏之的胸襟就覺得自己太狂妄了。他要把這篇文章寫得絕美無比,天衣無縫。他又仔細地開始讀易敏之的書稿。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收穫。穆潔第二天要走了,見張維仍然在看易敏之的文章,就問:

“你不是讓他看過了嗎?怎麼還要寫嗎?”

“每讀一次他的書稿,我就覺得自己的文章漏洞太多了,太片面了,而且老子只用了短短五千言,就道盡世間真理,而我竟然用了五萬言。太長了,看得人很吃力。”

穆潔笑道:“嗯,有這種精神,就會出好文章的。”

與莫非的決裂:一場與後現代的鬥爭(1)

文青在放假的第二天,拿來了他們剛剛出的《非詩》創刊號。在這本民間刊物中,刊登的全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詩人的作品,這些詩大部分都是口語詩,而在這些口語詩裡面,又有一部分是用粗俗之語寫的,內容大抵是“打炮”(在他們的詩裡面,是不能出現Zuo愛這個詞的,因為這個詞太文,太土,沒有“打炮”這麼直接,過癮)啊、喝酒啊等,都是些過去沒有人寫過的日常生活。詩刊的刊首語裡面,對這些詩大加讚賞,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後現代詩,是中國的工業詩。莫非認為,過去中國所有的詩都是農業詩,那些都是妄念,對現代人來說,是過時了的東西,中國現在需要的是工業詩,只有這樣,中國的詩才能和世界潮流走在一起,並能迎頭而上。張維一看,刊首語是莫非寫的,大吃一驚。趕緊再翻開莫非的詩一看,語言風格大概沒變,但十首詩的內容卻與過去大不相同。其中有一首詩是寫他的第一次戀愛,意思大概是那時他只知道愛她,多年以後,他才知道愛實際上就是性,沒有性,那種愛是荒唐的,是可恥的。張維看得驚呆了。必須承認,莫非的這首詩寫得非常流暢,而且寫得也比較真切,但很明顯,詩所表達的內容與美學價值已經與以往大不相同。張維的詩只選了五首,發在前面,與已故詩人海子等的詩在一起。文青取了個欄目,把他們網在後現代詩派之外了。

文青走的時候,給張維說,七月二十日,全國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最有代表性的詩人和一些主要的詩評家將聚首北方大學,一是要進行《非詩》的首發式,二是要討論中國詩歌的走向問題。莫非是此次會議的發起人,文青已經把所有邀請信發出,廣東一位出版商出資籌辦此次會議。文青說,莫非要她代請張維,希望張維在會議上發言。

文青在的時候,張維只顧跟她說話了,沒有來得及看刊物。等文青走了,他才仔細地看起來。他越看越氣,最後他把那本《非詩》狠狠地砸在了地上。他覺得自己被利用了。他沒有想到莫非和文青在短短的一兩年之內居然有了這麼大的變化。

他在猶豫著,去還是不去。如果要去,他肯定是要和莫非等鬧翻,如果不去,終有一天,他還是會和他們鬧翻。藝術上的分離已經決定了他們的友誼馬上就要破碎了。再說,這次會議實際上也是目前中國活躍著的所有實力派詩人的一次聚首,他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他又拉開了燈,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