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他的興趣?能與我討論故事情節應該也是興奮點之一,當然還有書本身的精彩和我的遺傳基因。由此可見,家長的愛好和興趣能對孩子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合格的家長,應該擁有自己的愛好,而不是隻陶醉於為了家庭“犧牲”自己。
愛上閱讀,愛上“寫作”(2)
兒子三、四歲的時候我因為不脫產讀研,所以在家免不了要見縫插針地看書寫作業,時間久了,兒子也學會了在獨自一人的時候找出他喜歡的書高高興興的看。可能他看媽媽老是這麼“玩兒”,所以他也學著玩兒,玩著玩著就有了興趣。很多時候當他問我為什麼的時候,比如人為什麼要睡覺?為什麼小孩要睡午覺,媽媽不睡?金魚睡覺嗎?我經常在告訴他為什麼之後加一句,書上說的哦。
關於兒子的識字,我好像沒有刻意教過他,只是平時看見什麼就指著念給他聽,講故事時碰到白天看見過的字,會指給他看;家裡貼著漢字英文卡片;領他下樓梯時會數數,中文一遍英文一遍;坐公交車時,會讀站牌;看見警察,會告訴他,這個叔叔跟黑貓警長一個職業;看見外國人,會告訴他,格林童話故事裡的人大部分是那個樣子的,地球是圓的,他們生活在地球的那一邊。不管他懂不懂,都講給他聽,然後給他推薦幾本書,從書裡找到講過的東西的關鍵詞和畫,再讓他自己看。他上幼兒園後也學了些字,再加上他以前就認識的,在街上就能讀不少標牌了,認字熱情高漲,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4歲時帶他到超市買東西,事先告訴他我們要買什麼,讓他幫著找,結果在超市裡兒子用清脆的童聲大聲喊:媽媽,我找到傻樂牛奶了!一時間周圍人都看著我們笑,原來是奧樂牛奶;還有在公交車上,兒子指著路邊一個大大的牌子大聲念:寒容加非,然後問:“媽媽,什麼意思啊?”我定睛一看,是賽客咖啡,一個也沒念對,給他解釋什麼叫咖啡,賽和客都什麼意思。還有一次我和他爸爸隨便聊三國裡曹操和荀彧的關係,兒子一直一言不發,我們很奇怪,就主動問他:你覺著荀彧這個人怎麼樣?兒子囁嚅著:我才聽出來你們說的是誰,他叫荀彧啊,我一直叫他“苟或”來著……這樣學的字兒子印象深刻,長大後還時不時拿出來自嘲一番。
當年明月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現在是兒子的偶像之一。應該說《明朝那些事兒》給我們全家做了一次明朝歷史的“科普”,由於寫得輕鬆詼諧,所以容易閱讀,容易記住,我們飯桌上話題經常是這本書裡的人物和語言,大家都忍俊不禁,兒子在生活中也經常提到這些明朝的人物,比如朱重八和朱木匠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兩個人,好像他們就是他們班同學似的。更有趣的是兒子喜歡上了當年明月的敘事方式,開始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他著手寫一部小說,科幻題材,外星球的幾大集團之間的爭鬥,人物名稱來自同學的真名和綽號,爭鬥中有明爭和暗鬥,其中間諜和情節的安排讓人想起阿加莎的手法,但整個作品的敘事風格卻是當年明月的。由於課業繁忙,小說只寫了三章,雖然兒子中學的作文成績實在不敢恭維,已經成了拖後腿的科目了,但這部小說的開頭還是蠻吸引人的。我相信,有這樣寫作願望的兒子,他的作文總有一天會寫好的。
應該說給孩子講故事培養他閱讀的習慣,當初也並非我有意為之,我一直都在磕磕絆絆地學著做母親,在最初的階段是沒有那麼多籌劃的。講故事是孩子本身的需求,也是我個人的習慣和愛好使然。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中,父母培養了閱讀的習慣。書籍在我的成長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