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7部分

了幾眼,元遁一就驚叫道:“這些確實是唐代陰兵,如果我猜的不錯,韓孔雀在練習的刀法,而且是唐代的唐刀使用方法,你看,這應該是傳說當中的丟刀接刀勢。”

“丟刀接刀勢?就這樣把刀丟在身前,接著接住?”元遁初哈哈大笑著對元遁一道。

元遁一道:“你往後看,韓孔雀肯定是剛剛接觸這種單刀刀法,所以他並不知道丟刀接刀勢是第幾招,這應該是第四式,第一招應該是帶刀勢。

足並立,右膝稍彎,名曰雌雄腳。左手按刀鞘,右手按刀把;左肩向前顛步,進左腳於右,再左轉;進右步,拔刀,看就是這一招。

接下來的是第二式:出刀勢,右手陽掌,出刀於右,斜橫刀尖在左,示胃腹大空向敵,彼槍札入,略偷左腳移於後,用刀把枒下槍,隨加左手共持刀把,則刀尖斜橫右邊,以右肩向敵。

彼槍又札入,即起拏砍一刀,以成外看勢,彼槍又札入,斜進右腳,刀背勾開槍,即進右腳砍殺。又一著如前出刀之勢,彼槍札入,亦如前移步,刀把枒下槍大份左腳,右轉身,進右步,背砍一刀。

第三式:壓刀勢,右手陰持刀,蹲身壓下低勢。左手直伸於後,刀尖斜向上,以便下式丟刀高起。

第四式:丟刀接刀勢,壓一刀,刀口向下,丟起刀,俟刀落下,右手陽仰接刀,刀丟起落下之時刀身毋需轉動,則接手持把,刀口向前,則便運用,如刀丟起落下時轉動不定、接持刀口不能向前、或左或右者,則刀難於運用矣。

第五式:按虎刀勢,接刀在右,再好進步,聽變埋蛇入洞二,劫從便砍殺。第六式:背砍刀勢,第七式低插刀勢,第八式單提刀勢,第九式單刺刀勢,第十式:擔肩刀勢,第十一式:斜削刀勢。

這套刀法總共十二式,第十二式是收刀勢,練完刀法,刀往頭上左繞一刀,曲彎右手,以刀背擱於肘上,再用手,反拏刀杷入鞘。”

“韓孔雀這小子也足夠搞笑的,他居然讓我們看這樣的刀法?這是唐刀刀法?我看就是一套最簡單的辛酉刀法。”元遁初道。

元遁一則若有所思:“韓孔雀的心思我還真摸不準。”

“就這樣的刀法,還能嚇唬我們?”元遁初道。

元遁一想了一下道:“也許還真能夠嚇到我們,你仔細看看,這根本不是出在單刀法選中的刀法。”

“不是?這不是明代戚繼光的辛酉刀法?”元遁初這次變得認真了。

不過,他的說法,很明顯沒有得到元遁一的認可,元遁一道:“你的想法太過狹隘了,不管單刀法選還是辛酉刀法,都是從日本刀法和國內的傳統刀法中演繹出來的,而日本刀又是怎麼傳承下來的?”

“你是說唐刀?對,那些雕像拿的是唐刀,而不是日本刀,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元遁初道。

唐刀和日本刀的區別普通人很難看出,但對元遁一和元遁初這樣的高手,則能夠一眼看出來,有人說唐刀是直刀,而日本刀則帶弧度,其實這樣區分是不正確的。

在唐刀中也有成弧形刀身,在日本刀中也有直刀,從外形上分辨是不客觀的,兩者區別在於刀刃,唐刀刃區只佔刀身四分之一,如斧鉞狀,增強劈砍的力量,日本刀刃區佔刀身的二分之一,雖然力量比之唐刀不如,但也更鋒利了。

日本刀承於唐刀,最初的日本刀其實跟唐刀一樣,後來在實戰中不斷的演變才成了如今的日本刀。

除了對刀的重視,還有跟日本的武士精神有很大的關係,在日本除武士外沒有資格擁有日本刀,所以也稱日本刀為武士刀。

而武士多出至貴族,或為貴族侍者,使成為了如我們武俠小說中俠客手中的寶劍一樣,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高手的象徵,也與日本宣揚的武士道結合,成了武士的象徵,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