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離了婚平就跟父母一塊過,平就又可以吃到母親包的餃子了。平吃起餃子來感覺特別親切,特別香。吃過一年的餃子,平的母親在憂愁之中去世。彌留之際,母親總覺得對不起平,既然生了平,就應該讓平過上好日子,母親說還是對不起人家姑娘,平的母親沒有女兒,這成了平的母親的一塊心病。最不讓母親放心的是平以後吃飯成了問題。在母親看來,人活在世上,只要有口飯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平的大哥二哥都在眼前,都向母親保證了只要有自己吃的,就有平吃的。母親輕輕搖了搖頭,沒說什麼話,扭頭告訴平的父親,還是跟著你吧,跟著你我放心,千萬別讓孩子餓著,雖然現在條件比以前好,但有些事不多想也是不行,別讓我走了心也不靜啊。母親最後的眼神落在平身上,母親對平說,娘對不起你,娘以後再也不能讓你吃餃子了,你快三十歲了,你爹還能活多久?你就學會慢慢照顧自己吧,怪就怪娘吧,娘對不住你呀。就這樣,娘帶著遺憾走了。
平很難過,平雖然有病,可是這病是突發的,沒發病的時候平還和正常人一樣。但是平找不到工作,用工的單位怕平幹活出意外,擔不起這份責任;要找遠處的工作,平的父親又不放心。就這樣平成了家裡的閒人,平結婚一年,媳婦沒有給他生個兒子或者女兒,平上過高中,也算有文化有知識。平整天沒事幹,每天起早成了他的習慣,大部分時間都在街上看熱鬧。他愛看人下棋,也愛看人家打麻將,平懂得觀棋不語真君子的話,看人下錯了總是不言語,暗自一笑就離開了,離開之後的平繼續在街上閒轉悠,但平從不找事,平就象一個旁觀者一樣看眼前的生活。到了吃飯時間,平就立即準時回家吃飯,平怕家人擔心自己。
母親去世以後,父親就做飯。父親做飯的水平也可以,在平眼裡,父親做飯的水平可以和母親相提並論。父親是教師出身,當過中學校長,看的書也多,做飯不成問題。有時父親不在家,大嫂和二嫂爭著要請平到她們屋裡吃飯,可平總覺得不太方便。大哥和二哥也勸他,但是父親不同意,兩個哥哥生意忙,事情多,打擾了總不合適。在父親眼裡,父親不服老,父親還有精力做飯,就這樣,平跟著父親吃了一年飯。後來平漸漸覺得父親一天天老下去,自己不能老這樣。再結婚找個媳婦是不大可能,往後的事情總得靠自己吧,平的這種想法越來越強烈,不能讓人家說自己連飯也不會做吧,以前平覺得自己不如常人,現在平不再說自己是個閒人,平怕別人說他是個廢人。有過這樣想法的平開始行動了。
平依舊每天早上在街上站,更注意了自己的儀表。平自己會洗衣服,每天都穿一件雪白的襯衣,自己的衣服總是乾乾淨淨。平覺得穿乾淨衣服的感覺很好,平總怕把自己的白襯衣弄髒了。碰到熟人平總是笑臉相迎,熱情地打招呼,平除了偶爾犯病之外沒有其它毛病。看到路上上下班忙碌的路人,平覺得自己很閒,平不想做個無用的人,雖然家裡人沒有任何意見,可平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平決定找點事情做。一番思索之後,平覺得父親太辛苦,父親雖然退了休,可是仍在鎮上的一家印刷廠幫忙。父親的毛筆字寫得很好,于右任的字帖父親可以以假亂真,看習慣了父親寫字的平覺得父親很偉大,平的字寫得一般,平覺得父親的字和母親的餃子一樣精緻耐看。思索之後的平決定學做飯,父親每天下班之後要給平做飯,象母親一樣,從來不讓平插手,平從小看母親做飯,現在平有點眼高手低,可是平不服氣,平就是要做了飯讓自己家裡人看,讓外人看,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這樣想過之後的平就醞釀著開始學做飯了。
家裡有好多做飯菜的書,這些書是父親收藏的。平開始翻看這些書,總覺得這些飯菜離自己太遠,很不親切,平看過幾頁之後就把這些書扔了。平決定到鎮上的書店找做飯的書,翻來翻去總是那些內容,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