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頁

這就是過去的積累導致的不同了。

楊宜君過去直到男女不平等的根源,明白在她所處的『農業社會』,這是無法避免的。現實就是,女子的力氣不夠,對社會的貢獻不如男子多。同時,她也知道,後世女子是能與男子平起平坐的。

然而,知道歸知道,真的親身體會,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她搞事情的時候,她忽然就明白了——她現在做的事情,絕對稱得上是大事了,而她做成這件事純粹是靠腦子、靠把握時機的能力——只要不顯露出自己的性別,不用靠力氣,是男是女就沒什麼不同了。

對於楊宜君說的力氣不力氣的,婢女們有些不明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因為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很難想像『力氣』不重要種田要力氣,做工要力氣,打仗要力氣,力氣怎麼可能會不重要呢?

對於沒見過科技進步帶來變化的人,很多事確實是難以想像的。楊宜君想著後世的世界,覺得那對於現在的人和仙界也沒什麼分別了。一時就覺得有些沒意思了,擺了擺手:「沒什麼,我隨便說的。」

正要轉移話題呢,就有楊段身邊的人來請她。楊宜君以為是蜀中的事兒,最近因為她一直微操,確實多了很多事想到這裡,她都沒有做任何準備,就以最快速度去了父親的書房。

楊段見女兒來了,遞給她一封書信:「嬌嬌,你也來看看,這是你外公送來的。」

楊宜君以為這是傳遞的成都訊息,但看父親的神情,又有些不像——光只看楊段的臉色的話,是有點兒熱切,又有點兒猶豫的。不管怎麼說,都不像是成都有了變故,他們這裡要搞事情的樣子。

楊宜君展開信紙觀看,前面的一段都是家常話,很快就略過了。然後倒是說了一些成都的訊息,可是楊宜君看著都不覺得是什麼大事,也沒有什麼插手的必要到了偏後的部分,楊宜君才明白為什麼父親的臉色是那樣。

簡單來說,燕國發布了『招賢令』乘著大勝之威,燕國如今面貌可以說是煥然一新。

這是成功才具有的威力,一旦成功,所有的問題都能掩蓋下去。而一旦失敗,就完全相反,所有的問題都會冒出來——所以楊宜君一直對後世影視劇裡那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嗤之以鼻。

在軍事上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其他方面自然也就起來了,其中包括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首先,燕國國主需要大量賢才出仕,所以發布了招賢令,這是人才缺乏的現實,也是一種政治表態。士人看到燕國國主如此,那肯定是心嚮往之的。

其次,招納賢才也是為了接下來修書別的書先不說,史書肯定是要先修一部的。

雖則,過去已經修了唐書了,可那是亂世之中一個割據政權修的,按照華夏政權承繼時下一個王朝為上一個王朝修史的傳統,到時候肯定要再修一部。而且,從唐滅以後,到天下再次一統,這中間也有百來年,這不能不管啊!

不管的話,豈不是成了空白的一百年了?所以這段時期,各國的史書也要修,先例可參考《三國志》。

盛世修書,最後的勝利者修書燕國在招賢令中透露出這個意思,各國還有什麼看不懂的呢。燕國此時的自信已經徹底表露了。

第66章 楊段並不是一個……

楊段並不是一個對出仕有想法的讀書人,這在當下計程車大夫中,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天下紛亂,有的人立志匡扶社稷,有的人就見慣了世道殘酷、爭權奪利,只想做個散淡的人楊段就屬於此種,不過他也不是要隱居山林,做個隱士。更具體一些說,他是個很純粹的學者。

招賢納士什麼的,他不在意,但他一直想要參與到修史中,以史書為後世所銘,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的——這也是為什麼岳父周革在聽說『招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