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孫紹所謂的三套班子制度,太史享清楚主要還是軍隊上面的野戰軍、衛戍軍以及禁衛軍的分別管理,幾個名號將軍除了大將軍依舊統領全軍之外其他的幾個已經被分配到了三套不同的系統裡面,近衛軍則是免除了之前的由官員領導的現狀,原來的光祿勛現在準備改革成純粹的顧問機構,不再讓那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傢伙們繼續在皇宮之中掛一個侍衛的名;而衛尉則會進行改造轉而和執金吾的一部分功能合併,至於孫紹身邊的貼身親衛,則是由軍人來負責管理。禁衛軍的長官武衛將軍是職銜最低的名號將軍(這是禁衛軍系統唯一的名號將軍,其他的幾個系統至少都是五個以上)掌管有關皇室衛隊的事宜,負責皇宮的安全保衛工作。總數一萬五千人,分為各個宮殿的衛隊以及機動部分,另外出行或者進行禮儀活動的時候,也由他們負責安保工作。(另外禁衛軍和近衛軍不是同一類別,後者隸屬於野戰軍團但有獨立的旗幟-金色鳳凰,正式編制為野戰軍第一軍團,由孫紹自己擔任統帥,平時則是由副將軍代為統領,現在擔任這個職位的人是張翼,雖然是雜號將軍但是地位卻是一點也不低)
野戰軍和衛戍軍現在都按照戰區進行區分,基本上以一個或者兩個州作為一個戰區,當然隨著更多的土地落入孫紹的掌控戰區所轄的地域會越來越大。野戰軍體系方面包括統帥步兵的車騎將軍和騎兵的驃騎將軍,以及率領進攻性水戰部隊的樓船將軍,作為各個兵種的領袖(相當於大將),而每一個戰區的統帥一般統轄若干軍團,作為第二層次的名號將軍的率領(相當於上將,初步設想是把四徵將軍作為戰區的野戰部隊指揮官,而指揮部的分管部門的高階將領則是中將級別),軍團作為校以上的新編制,一共統轄四名校尉,滿編八千人,名字可以自己取,但是必須透過審核。軍團長官為一般的雜號將軍(少將級別),以下的編制按照漢朝的舊軍制來計算。不過每一層級的軍官需要佩戴屬於他們特別的徽記來進行區別,野戰軍因為沒有固定的作戰範圍,也沒有固定的駐地,只是主力集中在一起其餘部隊分散在四周進行偵查工作。所以戰區的設定屬於比較寬泛的範圍,基本上都是駐紮在最靠近邊境的地區得靠內側部分,只要有戰事立刻就能行動。將來野戰軍團將只統轄邊境地區的州,也只有在那裡保持兩套系統(同樣的事實上也只有首都地區有三套系統,這裡比較於邊境更加的混亂,但是出於孫紹的制衡打算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安全希望全部寄託在禁衛軍身上,所以近衛軍團依然保留駐紮在首都郊外,並且編制屬於典型的超編,一共統轄八個校尉,比較漢朝時代的六校尉還要更多)。
孫紹看到他對於衛戍軍不是特別關心,多少也是覺得雖然這人能力夠用但是心性不夠穩定,對於自己所不喜歡的東西缺乏足夠的信心,即便是自己正在負責的東西也不是那麼的熱衷,未必就很好,也是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造。於是也是把衛戍軍將來的編制跟他繼續解釋了一遍:衛戍軍將來將成為帝國境地分佈最廣泛的軍隊,任何一個郡級以上的地域都會有一定數量的衛戍軍,縣城的成型治安部隊則是屬於行政編制,由當地的縣尉來進行統轄(郡校尉不再統帥軍隊而是轉為當地治安部隊的負責人,徹底變成警察系統)。衛戍軍的統帥是總負責的衛將軍以及負責水上治安的橫海將軍,同樣以若干州作為戰區,統帥為四方將軍,衛戍軍沒有成建制的騎兵,但是擁有水軍,編制與野戰軍相同。不過因為主要作戰目的之中並沒有對外地進行進攻性作戰,所以在裝備配備方面也會略微有一定差距。
另外因為主修防守,在訓練方式上也是幾乎截然不同,非常地講究陣型和大兵團作戰,對於機動性要求不怎麼高。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清剿盜匪,對內維持治安以及保證當地的必要安全,在戰爭時候擔任防守任務以及佔領敵人的地區並且將其控制住。當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