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頁

第七章 習藝

更新時間2012-9-11 12:43:18 字數:3928

孫紹見顧雍前來,便搶在他出言之先一步拜倒,&ldo;紹見過老師,老師萬安。今日特來上門求學,不意叨擾老師,實屬敬謝不敏,還望先生恕罪。&rdo;顧雍見到,臉色微變,趕忙將孫紹扶起,&ldo;事分輕重,我忝為世子的老師,卻未盡師傅之責,竟要世子上門求教,還因瑣事耽擱,這樣為人師表,才真是罪莫大焉。我哪有什麼資格責怪世子,只要世子你不要記恨我這糊塗人就行了!&rdo;孫紹本想放低了姿態好多掏出些貨來,結果顧雍這一請責又一下把局勢拉了回來,弄得他無法再說什麼,這讓他也對這個一向只被視為老好人的師傅另眼相看。&ldo;既然老師來了,我想先祭拜一下顧巴東(顧徽領巴東太守,故名),盡一份心意,然後授課,不知師傅以為可否?&rdo;顧雍見此也不好回絕,便帶他前往靈堂拜祭。完後再前往書房。

書房中,兩人沉吟了一會兒,顧雍先問&ldo;世子這次是帶著自己的書來的,想來是對書中內容有些疑惑,若是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向我提問,我會儘量地解釋。蔡師以前曾跟我說過,若是沒有自己的認識而盲信他人,那拜再多再高明的老師也只會令自己陷入迷惑,因此我希望世子能對這些地方也提一下自己的想法,即使與我的見解不同,也沒有什麼,畢竟知識還需要自己獲得,要有自己的&l;主線&r;來將他們穿起來,這就是所謂的&l;一以貫之&r;。&rdo;&ldo;先生卻是莫要再稱我世子了,直呼我名即可。既然先生讓我說自己的見解,那麼請問,這裡的&l;仁者安仁,知者利仁&r;的注釋&l;仁者以道任人,故能一眾;知者以術任人,故不得常一眾。&r;作何解釋?以道任人感覺十分虛無縹緲,正如孝宣皇帝所謂&l;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r;,兩種方式應該結合起來,以道任人,以術御人。不知顧師是怎麼認為的?&rdo;顧雍心中沉吟&ldo;一來就問這種問題?,雖說早慧,這心在這個年齡段也未免太大。&rdo;對孫紹也有了幾分不滿,便解道&ldo;以道任人是引導他人對高尚理想的自發追求,因為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統一的,因此在這方面他們是一致的,能夠不需要控制就形成合力,當然這也需要是君子才行,比如八元八愷、皋陶咎繇之類,是出於治國平天下的願望而團結在舜的周圍。至於術,則是對人的慾望的引導,使人出於利己的動機而進行活動,不否認很多時候它更有效,畢竟世上總是君子少而小人多,況且是人都有慾望,不過當習慣於&l;術治&r;以後,就很難再回到&l;道治&r;的道路上來,也容易沉醉於這些小把戲中而忘記自己本來的目標。再者,&l;術&r;的作用在於誘導,而缺乏調和的力量,必須由上位者不斷地加以潤滑,而不能自始至終地統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動。完全以術任人的比如說秦始皇,雖說武力強大,但他一死這個完全以術相治的國家失去了調節的力量,遂至於崩潰。你所說的將二者雜而用之,本來確實是最佳的方案,不過在混用之時,很少有人不偏向於術的一方,不僅以術御小人,還拿來控制君子,待使用得過分了也只是使用道作為一種面具進行掩飾,像本朝孝武、孝宣皇帝一般。故而退而求其次,要求以道任人,雖說道任君子,術御小人,不過完全的任人以道,確實要比完全的任人以術要更貼近通往大同之路。這是我的理解。&rdo;

孫紹聽著顧雍的解讀,心中也在思量:他作為一個純儒,並不像自己所想的那樣迂腐,反而思想相當的有開放性,雖說也有一些在現代人看來是可笑的內容,不過畢竟時代和身份的侷限擺在那裡,畢竟怎麼也不可能讓一個大世家的家主為窮棒子們搖旗吶喊。剛才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