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夫第1烏克蘭方面軍合圍了德國第1裝甲集團軍。科涅夫還命令部隊繞過該部的右翼,全速向羅馬尼亞進軍。大批部隊壓向普魯特,攻入羅馬尼亞。1944年2月,科涅夫晉升為蘇聯元帥。
第五部分科涅夫 元帥(3)
蘇軍與美軍在德國勝利會師
1944年5月15日,科涅夫接替朱可夫為第1烏克蘭方面軍司令,首要目標是向德國北烏克蘭集團軍群開刀,解放烏克蘭西部和波蘭中南部。為此,科涅夫於7月14日發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在制定戰役計劃時,科涅夫根據客觀情況,決定在兩個方向實施突破,但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對,斯大林認為只有集中兵力實施一個方向的突破,才能取得更大勝利。但科涅夫並未因斯大林的反對而動搖決心,而是據理力爭。斯大林終於同意其計劃 ���嫠��?戰役的可能結局負責。戰役的勝利,肯定了科涅夫實施兩個方向突擊的決心是正確的,從而開創了蘇軍戰役突破的新型範例。科涅夫在每次戰役中,為達到重要地段上兵力兵器的優勢,寧可在其他地段承擔一定的風險也在所不惜。在實施利沃夫—桑多梅日戰役時,科涅夫堅決地將方面軍編成內90%的機械化部隊用於主要突擊地段,在實現突破以後再向其他方向轉移力量。科涅夫僅用一個半月,就殲滅德軍13個師,擊潰德軍32個師,徹底粉碎了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科涅夫因指揮此次戰役有功而榮獲蘇聯英雄稱號。 法西斯德國在蘇軍和西方盟軍東西兩線的夾擊下節節敗退,戰爭開始向德國本土推進。1945年1月,蘇聯最高統帥部命令科涅夫第1烏克蘭方面軍和朱可夫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並肩向德軍發起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科涅夫率部奉命向縱深近500公里的奧得河進軍,首先殲滅凱爾採—拉多姆斯科一帶的德軍,然後挺進奧得河,攻佔西里西亞工業區,為進攻柏林創條件。 科涅夫利用聲東擊西的戰術給德軍造成的假象是主要突擊將從維斯瓦河東岸的克拉科夫開始,從而成功地保證了桑多梅日登陸場這一真實主攻方向的戰術突然性。1945年1月12日,科涅夫命令用大炮進行猛轟,並命令1個集團軍和2個坦克集團軍從桑多梅日登陸場出發,直搗凱爾採,3天后即予攻克。同時,左翼集團軍也抓住戰機開始向西裡西亞發起進攻,第60集團軍佔領了克拉科夫。科涅夫以170英里寬的正面向德國邊境逼進,消滅德國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17集團軍。1月23日,科涅夫部抵達奧得河和西里西亞工業區。這時,科涅夫命令第3坦克集團軍從奧珀倫抄西里西亞德軍的後路,形成包圍德軍的態勢,迫使德軍撤退。這樣,西里西亞工業區才免遭破壞。1月25日,第1烏克蘭方面軍全部集結在戈貝爾至奧珀倫的奧得河一線,和朱可夫的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一樣,擺好了向柏林進攻的陣勢。 早在1944年底斯大林就暗示過:朱可夫的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將擔任直接攻打柏林的任務,科涅夫的第1烏克蘭方面軍的任務是協助包圍。這個決定意味著朱可夫將獨自摘取攻佔柏林的桂冠,而科涅夫只是配角。 1945年4月1日,斯大林召集蘇軍高階將領研究對德國的最後進攻。斯大林要科涅夫和朱可夫準備好各自的作戰計劃,一兩天內向最高統帥部彙報。4月3日,斯大林聽完朱可夫和科涅夫的彙報後,在作戰掛圖上的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和第1烏克蘭軍之間劃出分界線,其終點是柏林東南約60公里處的呂本,同時對他們說,倘若敵人在柏林的東接近地上進行頑固 摯苟?致使第1白俄羅斯方面軍的進攻受阻,第1烏克蘭方面軍應準備以各坦克集團軍從南面突擊柏林。這一決定實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