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個措手不及正所謂軍無常勢,如何可以尋常心態揣摸契丹人?方才那幾個蠢貨居然還說若是契丹大軍欲動,必有糧草訊息傳來,這分明是人云亦云的學舌之語豈不知契丹騎兵出戰,從不攜帶軍糧?幾年未與契丹大軍交手,連這點常識都不記得了?若將軍訊息準確,末將可以肯定,如今列在我們對面的二十萬大軍,早已非當日駐紮在彼處的那二十萬漢軍了。”
楊延昭和高文舉對視一眼,眼中都是讚賞之意,這傢伙一下就看到了關鍵點。雖然沒有全中,卻也**不離十了。因為韓平還說了個訊息給兩人,蕭太后為了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半年前駐在這裡的大軍用的是漢軍,卻在動手之前的十月期間,悄悄的用契丹精騎逐漸的替換掉了其中的一半人。如果真的發動襲擊,肯定會以這十萬契丹騎兵為主攻力量的。而契丹騎兵與漢軍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出戰,不需要糧草輜重。
楊星被嶽勝這麼一提醒,皺著眉頭想了想,也覺得大有可能,但還是下意識的說了一句:“就算真的動手,這一路上十幾處軍寨,起碼也能抵擋上幾天,我們到時候向高陽關傅大帥求一支兵來,也不見得就會……”
“報~”一聲清喝響起,打斷了楊星的話,一個士兵匆匆而入:”將軍孟副將回來了“
楊延昭臉色頓時一喜,還沒來得及反應,一個風塵僕僕的漢子緊隨那士兵匆匆而入,一看到楊延昭就連忙焦聲道:”將軍趕快備戰北邊要動手了“
感謝‘花下_亡魂‘書友的持續打賞。
求訂閱~E!~!
..
211北風起,戰旗揚【求訂閱】
急匆匆趕進來報信的這位叫孟良,是楊延昭的副將,兼斥候首領。在所有人都不認為契丹會出兵的情況下,他是怎麼發現契丹人要動手的呢?說起來,又與高文舉多少有些關係。
話說那日柳三變柳七少爺,自打與自家姑奶奶認親之後,深覺往昔不曾在姑奶奶前一盡孝道很不應該,於是乎,藉著熱乎勁三天兩頭往徐府裡面跑。這串門的時候,空著手總是有些不太好,他這裡又有高文舉這樣的大財主做靠山,一時興起就纏著高文舉要他給自己置辦禮物。高文舉那時也覺得這個非主流老太太是女中豪傑,又與楊家有著不淺的關係,便有意結交,便讓柳三變送了一支千里望和幾支指南針,外加些小鏡子急救包之類的準軍用品給老太太。
柳老夫人一見那支千里望,頓時愛不釋手,同時她也意識到了這玩意在戰場上的用處。正把玩間,乖孫楊傳永來找她辭行,楊傳永只是負責將耶律文一行人護送到京就要返回駐地,老太太一思量,得,自己這把年紀了,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再好的東西留在手裡也糟踐了,索性送給乖孫拿去戰場上還有個用。於是,那支千里望就到了楊傳永手中。
楊傳永得了這支千里望和一支小指南針,非常高興,興沖沖的拿給父親獻寶。楊延昭也不問這東西的來歷,反而兒子孝敬老子的東西,用著天經地義,這還有啥好說的,馬上就笑納了。而孟良在楊延昭手下又有著比較獨特的地位,這天看到將軍把玩千里望,自然免不了要分享一下。一用之下,馬上就動了心思。頓時翻起三寸來爛之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又誘之以功利,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的找了個自己要去打探契丹兵馬底細的藉口,將那支千里望暫時借用了。
孟良出身原北漢國太原城中豪門大戶,由於生性豪爽,與當時負責守城的楊業楊延昭父子相識相知,北漢亡國之後楊業父子歸宋,孟良也隨了楊業投了宋軍謀了個出身。由於他的背景較別人都要強上幾分,在做斥候打探訊息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他沒費多少勁就透過家族的生意環節與南下的女真獵人搭上了線,隨著他們來往於大宋和契丹之間。由於女真人的先天優勢,他們在兩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