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遊大人對婆娘的行為很是不爽,認為她自作主張是很愚蠢的行為,此舉搞不好會給自己帶來想不到的麻煩。遊夫人趁機將遊師孟罵了個狗血淋頭,認為他沒有後臺,還死要面子不走門路才是蠢到家了。還告訴他說,人家祁國公的孫子王貽永,如何如何的文武雙全 小小年紀就以武舉身份授了什麼什麼將軍,而且還是太宗陛下欽定的駙馬爺。要不是國喪耽誤,人家如今早就迎娶了公主,住進了駙馬府。人家這麼大的勢力,有什麼事要你一個小小的知縣來出頭的?老孃這麼做還不是為了給你討個順水人情?
遊師孟被婆娘的抬不起頭,他覺得自己沒有後臺門路是鐵一般的事實,這些年混來混去,始終只能當個縣官。 如今有這麼個關係門路。或許對自己將來的仕途有些幫助也說不定。再說,人家祁國公府,能有什麼事要自己出頭。便將此事很快拋開。一心一意的混起了一。只等著將泣一任熬到頭,好到時候誦討駙馬爺專老路廠門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位劉鎮公子這麼快就找上了門。原因是他在開封街頭碰到了老家時上了心卻沒到手的一個姑娘,上門去騷擾了幾回,今天竟然被一個過路的撞見,收拾了一頓。 在接到劉鎮的隨從報信的那一刻,遊師孟的心裡就叫起了苦。他心裡明白,敢在京城出人的,沒有幾個好惹的。只怕背後的勢力不是自己這小小的七品官能磕的動的。同時,又對這個劉公子大為不滿,你真把這開封當成你們鄉下那鬼地方呀?看上誰家姑娘就敢當街下手去搶?現在碰到釘子了就要來扯我?幹嘛不去找你家親戚呢,真是莫名其妙。
鬱悶歸鬱悶,這種小規模的治安衝突原則上卻又在他自己的管理範圍之內,以前不敢插手的原因是因為人家沒人把這開封縣衙當回事,如今人家苦主上門了,再推脫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遊師孟只好發火籤讓衙役們去將當事人捉拿歸案,同時千叮嚀萬囑咐。不到萬不得已 千萬不要和衝突雙方動粗,只要把人帶回來,到時候調解一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萬事大吉了。
衙役們很快就把當事人三方全都帶回了衙門,可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過了遊師孟的想象。
先是劉鎮說自己昨日被孫小翠潑了一身水,不光壞了一身好衣服,還弄的受了點風寒,要讓孫小翠賠他的衣服和湯藥費。然後又指著高文舉說他的主子打了自己的隨從,照樣也要他賠湯藥費。
還沒來得及審問被告。接著,原本是被告之一的孫小翠又當堂狀告劉鎮對她心懷不軌,幾次三番上門騷擾不說,還打傷了她的叔叔和堂兄,並且砸壞了她們店裡的許多事物,她要讓劉鎮賠償打傷人,砸壞東西的錢,而且還要讓官老爺告誡劉鎮,以後不許再騷擾自己。
得,兩頭都成了原告,這官司有的打了。遊師孟一個頭兩個大,只得將爭吵不休的雙方勸解了兩聲,又向劉鎮口中的幫兇高文舉出言相問,問他那打傷了人卻逃之夭夭的主子人在何處?
接下來,讓遊師孟更加膛目結舌的事情發生了。人家高文舉指著自己一臉的烏青,當堂狀告劉鎮當街逞兇,將自己打傷,並且宣告,自己只不過是路過當地時,看到孫小翠一家人被打成那樣,心有不忍,這才出言阻止劉鎮繼續行兇的,不料竟被他當街毆打的渾身是傷。最重要的是,他壓根就不認識劉鎮所說的那什麼人,自己的身份是進京趕考的舉子,根本就不是什麼人的隨從。
好嘛,來了三拔人,都成了原告。遊師孟快崩潰了,他覺得這些人根本就是串通起來合夥來玩自己的。否則,這世上哪有這麼扯淡的事?
很快的,在現場目擊者的幫助下,事情的經過源源本本的呈現到了大家面前,因為沒有證據證明捱打的高文舉和揍了劉鎮的壽昌相識,這件事就被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