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也是個久經官場的老油子,事到如今,既然已經知道了事不可為,無論怎麼個鬥法,最終自己都佔不了便宜,哪裡還肯再往下陷,再說這高鵬小兒的嘴可比毒蛇要毒多了,這還沒進行到一半呢,自己就被氣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了,再辯下去,會不會和兒子一樣被氣吐血都不知道,兒子那是少年體壯,將養上一陣也就無礙了,自己這把老骨頭,要再失了紅,恐怕拖不了幾天就得歸西。拿老命來打一場贏不了的官司,全然沒有必要了。
李至一想到這裡,也不願意再讓高文舉繼續扯著這個話題再對自己冷嘲熱諷了,一轉身,向著趙恆施了個在大禮道:“陛下!微臣亦覺得此番參劾高鵬頗有不妥之處,微臣懇請撤回參奏!”
靜!死一般的寂靜!李至認輸了!雖然大夥猜測了許多種可能性,但尚未辯論到最重要的證據之前,李至居然撤訴了!這個變化可太讓人意外了。
而趙恆心裡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李先生終於認清眼前的形勢了,連堅持了三年的稱呼如今都變了,再不稱朕做官家而改陛下了,也不自稱老臣而改微臣了,看來這敲打敲打還是很有必要的。要是他真的就此悔悟、洗心革面,朕要不要再給他一次機會呢?畢竟是隨了朕這麼多年的老人了啊……
這一變故,最意外的卻是高文舉,他其實準備了一肚子犀利的言辭打算好好在朝堂上來教訓教訓這個狐假虎威的老傢伙的,誰想到,自己方才發揮的太投入,表演的過分給力,以致到感動了在場所有人,搞的皇帝都現身表了態,意外的是,讓這老狐狸察覺了皇帝的態度,居然做出瞭如此決絕的舉措來挽回損失。還有最後要藉著那有辱斯文的事情發難,將老頭父子這些年的種種不法之事揭露出來呢,怎麼就這麼收場了?這也太讓人失望了吧?
可他雖然早有準備,卻是真的沒想到場上居然起了如此巨大的變化,一時間竟然不知要如何是好了,而且人家在向皇帝請旨,也輪不到他插言,只好趁此機會,苦苦思索破敵之策。
這時候,趙恆發話了:“李卿要撤回參奏,眾位卿家可有異議?”
這擺明了是要放李至一馬了。按照慣例,在廷辯結果未最終裁決之前,遇到原告撤回參奏時,只要沒人反對,這事就算這麼稀裡糊塗的過去了,大家就當沒事發生一樣,只是日後這參劾之人終生不得再次以相同罪名參劾同一人了,算是給個教訓吧,因為一般這種情況發生時,都說明原告已經看不到贏的希望了,而被告又是個被動參與者,在這方面沒有發言權,除了這麼個好處之外,也沒別的可以給人家補償。
這樣一來,看起來好像是沒有輸贏,其實還是高文舉佔了便宜了。群臣這時候誰願意沒事找事去捅那個馬蜂窩,明知道現在再這麼爭下去,輸的那個肯定是李至。而這老頭又是陛下面前的紅人,又是原告,就算參劾之事輸了,對他也沒什麼壞的影響。要是自己出言反對,硬逼著兩位牛人這麼爭執下去,最後人家也不見得會有什麼事,可事後一旦秋後算帳,自己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於是乎,這一次和開始那一次一樣,幾百號官員全部選擇了沉默。
李至心裡沮喪至極,旁人不清楚,他自己心裡可是很明白的,自己這次不但輸給了高鵬,而且也將這麼多年一直如日中天的聖眷一把揮霍掉了。方才自己以極低的姿態向陛下認了錯,而陛下也接受了自己的認罪,可並沒有像他希望的那樣既往不咎,而是給了他一個近乎於苛刻的懲罰,從陛下將原本稱呼自己的李先生不動聲色的換成了李卿就應該明白了。
李至很明白,這些年,陛下對自己放任有加,其實主要都是因為自己之前為陛下背了許多黑鍋贏來的。而自己也藉著這個機會搞了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每每陛下有所察覺之時,都會一笑置之,過後依舊。比如幾個月前那鬧的滿城風雨的出賣進士名額一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