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思量一番,乃說道:“不若道友將相柳壓在東海火山底下。既防止他到處作惡。又以水克火,阻擋地火湧出。如此也成就了他的一番功德。說不定千萬年之後,他仍能修成神智!貧道多在海中行走,願意受監守之責!”
玄素道人喜道:“道友仁心。貧道不勝欽佩,豈有不從之理!”便在東海之中尋了一處火山之眼,將相柳禁錮起來,又以山峰鎮壓,確定相柳難以逃脫,這才與媽祖告辭而去。
相柳既伏,大禹治水,再無巨兇大惡作祟,又有楊昭等人相助,順順利利,終於大功告成。
功成之日,土靈聖母、精衛、楊昭、楊戩,都不受封賞,向大禹告辭,回山繼續修行。
離別之時,楊戩獨自與楊昭說道:“兄長,我二人雖為兄弟,如今各有師承。若是日後師門有隙,且該如何是好?”
楊昭一笑,說道:“二弟多慮了!你我師門,都是聖人所傳,洪荒正宗,清淨道門,門中個個是有道之士,如何會起紛爭?若是萬一如此,為兄絕不與二弟在戰場相見就是!”
楊戩也釋然說道:“如此小弟就放心了!若是真有紛爭,但有兄長之處,小弟亦繞道而行!”
楊昭半開玩笑說道:“二弟**玄功,刀槍不入,變化無方,著實厲害。為兄若真個與你交戰,只怕多半不是對手!”
楊戩擺手道:“兄長謬讚了!你有功德法寶在手,日後若能發揮全部神通,小弟萬萬難擋其鋒!”
楊昭聽了,表面謙遜,其實心中不樂!楊戩此言,雖是誇他法寶厲害,但也是自認**玄功比他高明。
楊昭到底還是少年,有好勝之心,這下被弟弟比了下去,回到山中,仍悶悶不樂。玄玉道人詫異問道:“徒兒,你救母成功,一家團聚,又助賢人治水,成就不滅之功,中間雖有磨難,都是有驚無險,又得了人皇法寶,都是大喜之事,本該高興才是。如何反而面帶愁容,悶悶不樂?”
楊昭便說了楊戩**玄功之事,玄玉道人笑道:“我當何事,原來如此!**玄功,不過是旁門之法而已,有何可羨?待你根基扎穩之後,為師傳你九轉元功,才是正宗大道。功成九轉,剝盡雜質,盡顯先天,成就萬劫不磨之體,豈是區區**玄功可比!”楊昭這才轉憂為喜。
正是:
兄弟不相見,
行如參與商。
大郎修九轉,
二郎獨名揚。
且說大禹治水,成其大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洪荒百族生靈,皆受其恩惠,威望達到了頂峰,更勝舜帝。舜帝乃從天意而順人心,將人皇之位傳與大禹。
大禹繼位人皇之後,多聞滄海桑田之事,乃憂治水功業因山河易勢而一朝喪盡,便問計於群臣。或有對曰:“三皇之時,曾有人皇之印,鎮壓人族氣運。氣運不墮,人族永昌。一印在手,便為人皇。此乃根本之法!”
大禹大喜,問道:“此印如今安在?”
臣下說道:“傳聞顓頊為帝之時,被萬壽山鎮元聖人收回!”
大禹默然良久,終於下定決心。說道:“既是如此,我當前往萬壽山,求拜鎮元聖人!”於是果真輕車簡從,來到萬壽山下。叩拜於地。
他身為人皇,鎮元子也不好怠慢,便親自下山,問他道:“你如今完成治水大業,繼位人皇,一生功德享用不盡,夫復何求?”
大禹說道:“欲求萬世不易之基!”
鎮元子失笑道:“爾心貪矣!萬世不易之基,世間可有此物乎?”
大禹答道:“此物便在萬壽山中!”
鎮元子詫異道:“既然如此,貧道倒要聽聽看。在你心中,何物為萬世不易之基?”
大禹答道:“三皇之時,有人皇之印,鎮壓人族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