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最開始是保皇黨基地,報館總部就設在天津,後來又跟皖系軍閥聯絡頗深,在京津地區發行量極大。
三年前,《大公報》的第二任老闆在日本大地震中喪生,再加之直皖戰爭中皖系軍閥落敗,《大公報》接連失去金主和靠山,在去年終於停刊了。趁著這個空檔,《新天津》報系才迅速擴大,佔領了京津地區的報業市場。
周赫煊來到報社時已經是第四天,他還帶來了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稿件,前後加起來有七萬多字。
“陶先生,這位就是周赫煊,從西洋歸來的青年俊才。”李壽民介紹道。
陶晉成熱情地跟周赫煊握手,笑道:“周先生真是年輕啊。”
周赫煊實際年齡已經28歲了,由於常年環球旅行,經常在野外經歷風吹日曬,面板偏黑而且稍顯粗糙。但不知為何,在穿越過來後,他的面板變得白淨了許多,連臉上的些許皺紋都消失殆盡,好似重回了少年時代。
“陶主編你好,”周赫煊問候一聲,拿出帶來的稿子說,“這是後續的內容,還請過目。”
陶晉成見他直入主題,便笑道:“那就恕我怠慢了,周先生請坐,我看完稿子再說。”
李壽民把人領來以後,自去處理他手頭的工作,辦公室裡只剩下周赫煊和陶晉成。秘書端來一杯茶水,周赫煊坐在沙發上慢慢品茶,眼睛打量著屋裡的陳設。
小說裡江南七怪和鐵木真相繼出場,這些情節讓陶晉成眼前一亮。他看完稿子後笑道:“先生大才,《射鵰英雄傳》比之當下的武俠小說,確實寫出了新意。”
“陶主編謬讚了。”周赫煊謙虛道。
陶晉成主動介紹瞭如今中國的稿費情況,然後說:“我希望《射鵰英雄傳》能在《新天津晚報》連載,千字1元如何?”
對於武俠小說而言,這是個比較高的價碼了,更何況周赫煊還是個新人,一點名氣都沒有。他也沒再討價還價,點頭道:“可以。”
至於小說火了以後再漲價,那是肯定的。就算周赫煊不說,報社這邊也會主動提起,因為他們得用高薪把周赫煊套住,免得其他報紙跑過來挖作者。
006【穿越者的茫然】
民國是一個畸形的時代,湧現了無數學者名流,其中不乏大師級人物。十里洋場熱鬧非凡,上層人士窮奢極欲,年輕一代更是積極追趕國際時髦。而與此相對應的是,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非常困苦,窮人病死、餓死的不計其數。
就拿工資收入來說,那天周赫煊遇到的車伕,整日累死累活才能勉強養活家人。若染上什麼疾病,那基本上是沒錢醫的,全靠身體苦熬,熬不過就只能等死。
而周赫煊寫小說的稿費卻是千字一元,他隨隨便便寫幾千字,就夠黃包車伕忙碌半個月。
1元錢的價值有多大?
如今上海的米價每斤才6分錢,京津地區的物價還要低20%,45分錢就能買一斤米。
而此時的大學講師,每個月工資100元起步,教授級別的月薪更是好幾百塊。知識就是財富,這句話在民國體現得淋漓盡致。
當然,也有很多教授和講師哭窮,因為北洋政府總是拖欠薪水。有時候拖幾個月甚至幾年才發,有時候只能領到半薪。後來很多北方教授、講師南下,除了政治原因之外,也有拿不到薪水的緣故。
就拿大文豪魯迅來說,他1920年被拖欠三個月工資,1921年被拖欠半年工資,1922年又被拖欠三個月工資。魯迅只能靠寫文章和外出講學賺外快,不然他在北平買房子都買不起。
連魯迅這種大噴子的工資都敢拖欠,小講師們就更慘了,有的北大老師甚至靠借錢度日。
李壽民以前也在北平做小公務員,他閒聊時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