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種美味的胡蘿蔔。
按照季節,這月份胡蘿蔔還沒開始種呢。
不過在劉青山家的大棚裡,開春之後,種了半條壟的胡蘿蔔,本來是當配菜,給家人補充維生素的。
既然要搞胡蘿蔔汁這個專案,那劉青山就只能挖出來十幾根。
這胡蘿蔔半尺多長,粗細勻稱,顏色鮮亮,尤其是裡面的芯子,亮晶晶的跟透明的一般。
南韓那邊,常年吃泡菜,裡面當然少不了胡蘿蔔,所以都是這方面的行家。
崔敏浩一瞧這胡蘿蔔,就讚不絕口,咔嚓咔嚓,空嘴兒就嚼了兩根,劉青山真懷疑這傢伙是不是屬兔子的。
鄭紅旗也在旁邊見縫插針:“我們這裡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地之一,種植出來的胡蘿蔔,個頭大,營養成分高。”
崔敏浩的一位同行也連連點頭,嘴裡說著什麼。
旁邊充當翻譯的,是個中年大叔,家就在青山公社住,也是鮮族人。
這位姓夏的大叔,不怎麼會過日子,有點閒錢,就喜歡喝酒,喝美了就唱著民族歌曲跳起民族舞蹈,不管下頓會不會餓肚子。
這種做派,自然是被別人瞧不起,於是人送綽號夏歡樂,其實就是瞎歡樂的意思。
夏歡樂半輩子被人瞧不起,這會兒感覺人生達到巔峰,所以很是興奮,翻譯的時候,都是連說帶比劃,吐沫星子亂飛,實在不稱職。
不過意思還是表達明白了:對方是詢問能不能進口當地的胡蘿蔔。
最後,夏歡樂還加上自己的理解說:“咱們這的胡蘿蔔好啊,俺是深有體會,那傢伙,胡蘿蔔就酒,嘎嘣脆。”
一旁陪同的公社孫書記翻翻白眼:你小子平時也就是啃著胡蘿蔔下酒啦。
瞅著夏歡樂還要發什麼感慨,劉青山連忙樂呵呵地說:“夏大叔,你跟他們說,咱們不準備出口胡蘿蔔。”
夏歡樂愣了下:“小劉同志,這樣不好吧,俺們這些老鄉大老遠來了,好不容易看上咱們當地的胡蘿蔔,這種能給種地的老百姓帶來好處的事,哪能說不幹就不幹呢?”
老鄉?
你們這算哪門子的老鄉呢?
劉青山搞不懂這位夏大叔的腦回路。
同行的那些領導們,也都用異樣的眼光,望著劉青山,他們心裡,也是同樣的想法。
平時盼星星盼月亮盼外商,等到真盼來了,卻往外推,哪有這個道理?
就連公社的孫洪濤書記,都板起面孔,望著劉青山,心裡琢磨:青山這算不算飄了啊?
劉青山當然沒發飄,他將目光投向鄭紅旗,這種事還是由鄭紅旗來解釋比較好。
一來能服眾,二來也能幫著鄭大哥樹立威信不是。
鄭紅旗當然心領神會,嘴裡輕輕咳嗽一聲,吸引眾人的注意力,然後張口說道:
“出口原材料,是最低端的,也是附加值最低的一種做法。”
此言一出,全體懵逼。
這些東西,昨天晚上,他和劉青山討論了半宿。
一開始,鄭紅旗也是一知半解,後來劉青山掰碎了跟他講,這才漸漸梳理清楚。
所以其他人現在這種表現,完全可以理解。
鄭紅旗就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就地把原材料進行深加工,同樣的產品,就可以創造幾倍的利潤,同時還能解決勞動力就業等相關問題,比如,這胡蘿蔔,我們可以加工胡蘿蔔汁……”
長篇大論一陣,大夥這才漸漸有些開竅。
等鄭紅旗說完了,孫書記立刻笑逐顏開地送上一記馬屁:“還是鄭縣長水平高,飛機上掛暖水壺,俺堅決支援!”
鄭紅旗謙虛了兩句,然後很隱蔽地朝劉青山點點頭:水平真正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