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部分

総介也是這麼想的吧?”

“公方殿下有意討伐坂本?不是合適的時機。”織田信長沉吟道:“當務之急應該是公方殿下當上將軍,然後再討論討伐坂本的決定吧!”(未完待續。。)

第577章 出乎意料(第一更)

永祿十一年(1568年)十一月十七日,京都大內裡莊嚴肅穆,今天是年末大朝會的開催之日,每年的年初年末兩場大朝會是朝廷裡難得的大事,在這天公卿們要依照古例身著盛裝出席朝會,哪怕朝會的具體意義已經不大,這一套規矩也依然堅持傳承下來,禮法不可輕廢。

其實朝會上公卿們也沒有太多事,無非是歌頌天皇垂拱而治,天下清明海內昇平,公卿們拽著文辭讚歎時代的美好,朝廷更好就是武家不怎麼安寧,最近京都有點不太平,好在將軍殿下又重新歸來,讓一切秩序恢復正常云云,反正就是變著法子誇讚足利義昭,把這位給誇的眉開眼笑非常受用,側過臉小聲告訴近侍記下這些公卿的名字,以後要好好看賞。

拔去關白只准許保留従一位內覽的近衛前久,就坐在現任關白二條晴良的身側,他的右手邊正是二條晴良的大兒子九條兼孝,這爺倆一唱一和的沒事就挖苦諷刺他一下,偏偏攝關家裡還沒有能幫得上忙的公卿,朝中更是黨羽盡貶不復當年的鼎盛。

面對二條晴良的咄咄逼人,近衛前久只有選擇退讓,這幾個月治喪期幾乎是以蟄居的形式,自從足利義昭得勢以來,政敵二條晴良突然抬頭對他展開打擊,漸漸的近衛前久這個前任將軍的小舅子已成昨日黃花,最引以為傲的足利義時又遠在關東,他已經失去最後的立足之地。

帷幕後方天皇著內侍遞來遷升詔令,朝臣們知道一年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二條晴良躬身而起雙手捧著詔書立於臺階下。提高聲音說道:“宣佈赦令。源朝臣足利左馬頭義昭,遷従三位権大納言,宜為徵夷大將軍!”

聞言公卿們欣然一笑,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每年的朝廷赦令皆是朝臣們先溝通好報給天皇,再由天皇那邊形成赦令下達下來,雖然這大費周章的繁瑣儀式有點多此一舉的意味,可這就是千百年來形成的規矩法度。形成約定俗成不可輕廢的規矩。

公卿們紛紛側身向新一任幕府將軍發出祝福,足利義昭也一點不謙虛,得意洋洋的舉著笏板向四方致意,側過臉恰好看到勸修寺晴豐湊過來,笑呵呵地說道:“恭喜將軍殿下晉升亞相,您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將軍,可以號令天下武家為朝廷守衛天下了。”

足利義昭傲然說道:“在餘的治下,天下一定會更加太平,橫掃畿內不正是說明餘的武功超凡嗎?呵呵呵……”

驕傲的將軍在宣誓自己的權威存在,公卿們自是得倍加奉承。二條晴良的心思也用在足利義昭那邊,想象一下關白與將軍聯手稱霸朝廷的美夢。就像十幾年前足利義輝與近衛前久聯手時的情形,這也是他曾經羨慕嫉妒恨的,卻不想風水輪流轉又輪到他來享受一把。

“藤原朝臣三條公宣,宜任従五位下侍從,藤原朝臣正五位下侍從西園寺実益,宜任従四位下左近衛権中將……”想著美好的遠景就免不得有些走神,心不在焉的念道:“源朝臣正三位権大納言、鎮守府大將軍足利義時,宜任従二位右近衛大將、右馬寮御監……”

二條晴良念出這一條還沒反應過來,朝堂上的公卿們卻紛紛反應過來,表情尷尬凝滯著不知該怎麼奉承眼前的將軍,足利義昭握著笏板氣的渾身發抖,顫聲怒道:“納尼?怎麼會是右近衛大將,怎麼會是右馬寮御監!這一定是搞錯了!錯了!”

“啊!怎麼會是……”二條晴良驚恐的甩手就要丟下詔命,臨要脫手時又想起這是天皇的詔命不能丟棄,就這麼尷尬的抱著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公卿們驚恐的望著帷幕裡雲深不知處的正親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