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尊一時無言!”
“波旬想從佛祖這裡求得一線生機,為諸魔開道,至於為何不去設計道祖。。。。。。。。。。。開玩笑,他又沒有活膩,遇到道祖還不是一扁擔給他拍成肉醬。”
陳緣頓時明白了:“原來如此,佛祖好說話!”
第五百四十四章 恆沙諸界!
佛門崇善,故此佛陀降魔是想著渡化而非鎮殺,這也就給了魔頭詭辯的機會。同為亙古的強者,波旬雖然武力智力皆不及佛陀,但是在詭辯一道上,便是釋迦貴為佛祖也要稍稍閉口。
一番詭辯,卻是佛祖落了下風,而依照佛陀性格,敗了便是敗了,遵循諾言,於是與波旬打賭,二聖各傳法於諸天,魔入佛道化佛為魔,佛入魔道化魔為佛。
但實際情況確確實實如同波旬所說,眾生有情,並非天生神聖,如此佛求來世給不了他們幫助,而魔尋今世讓他們找到了歸路。
魔長佛消,波旬勝了佛祖,自然得到諾言,魔道可開。
於是才有佛經中釋尊流淚之事,則是有情眾生皆難逃自身**束縛,便是佛門法者亦會被魔所迷惑,不得真理,可悲可嘆。
“傳說久遠之時,世間曾有真魔,魔道中真,此時魔還不是現在的魔,那時魔之一字意味著灑脫放肆,桀驁,因不尊常理,道順天意,佛揣天意,魔逆天意,故此分化三道。”
“後說真魔消逝,魔法傳承丟失,因魔不尊常理,不順天意,故此不傳道統,真魔消逝之後魔道便絕,直至無數年後,有生靈偶然悟出魔道之理,但是為偏激之念,故此再度稱魔。”
荊無病緩緩講述:“當然,這些也是傳說,當不得真數,真魔如何早已不可考證,因為後世魔之一字多為反面,所以在描述那位前輩時,才在魔前加一個真字,意味著真靈不昧。”
陳緣奇怪:“陸吾不知?”
他心中默唸白澤,之前白澤被喚醒,此時還未進入深度休眠,聽見陳緣呼喚,搖頭:“我不知道,雖說通曉天下萬物萬事,但真魔一事問我我也不知。”
“據說那是在這個層次的多元宇宙出現前就存在的傢伙,是亙古的亙古之前的生靈,比佛陀道祖都要早。。。。。。。。。。。嗯,是現在的佛陀道祖。”
“他的所有來歷都不可考究,甚至連這個魔字也是在某個石碑中發現的,現在那塊石碑就放在天庭凌霄殿,想看可以去申請許可權,你應該能拿到許可權的。那塊碑被稱呼為真魔碑。”
陳緣點頭:“是麼。。。。。。”
荊無病繼續道:“因佛魔之賭,佛門敗了,故此佛家不再輕傳佛法,這樣就導致魔門更加猖獗,更改教義,披上佛的外衣行魔的事情,如此佛消魔長,才會出現某些世界中,佛門大口喝酒吃肉,褻玩女子的事情。”
陳緣聽著聽著不對勁了,尼瑪這不就是在說地球嗎!
“末法時代,道不傳世。。。。。。。”
雖然天地真正末法,但是也只是銀河那一片區域而已,當然,只是銀河對於許多生靈已經是一輩子也走不出的廣闊了。就像地球,可以用望遠鏡看見數百萬光年外的星辰,但自己仍舊只能呆在小小的地球上,寸步不得出。
居與井底而仰望天穹,這是對於許多低階文明的真實寫照。而對於高等文明來說,在宇宙中隨時隨地可能發生的其他狀況更是讓他們擔心。
荊無病又指向一個世界,這一次的則是一個光暗兩極的世界,由黑與白組成,而整個世界中,凡世生靈居與兩儀夾縫,上為天神,下為地魔。
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圓球,黑白相互爭奪,兩儀夾縫之中懸著一口大鐘,那鐘聲第一響,則成為白晝,世界凡人出而勞作,天神主宰世界,地魔被壓制。
鐘聲第二響,世界成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