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從疆區出發,乘船沿額爾齊斯河一路北上,最終是可以抵達北冰洋的。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扯淡嗎?河流發源於疆區,就能乘船出海了?那印度河的源頭之一奇普恰普河同樣也是發源於疆區的帕米爾高原,可那條河別說船了,魚都沒有多少?
發源和能行船是兩碼事好不好?
確實是這樣。河流的源頭通常來講都不能行船,比如說長江、黃河的源頭,但額爾齊斯河在疆區確實是可以通航的。
因為額爾齊斯河雖然發源於阿爾泰山,源頭區域確實是無法通航,但額爾齊斯河在北疆流經了幾百公里之後,在快要流出國境之前,卻是可以通航了。
因為當額爾齊斯河從源頭向下流淌了幾百公里之後,在小城布林津與另外一條支流佈爾津河匯合之後,讓布林津往下的河段瞬間就寬了很多,河道最寬處甚至可以超過三百米,平均寬度也超過了一百多米,所以,從布林津向下,是完全可以通航的。
早在清光緒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901年,當時的清政府就在疆區境內的額爾齊斯河布林津設立碼頭與俄國進行定期通航。該航線從額爾齊斯河布林津港口起航,經過額爾齊斯河幹流,齋桑湖、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帶,最終甚至可以一直抵達北冰洋。
從布林津向下的河段,甚至可以通航三百噸級的船舶!
而而布林津往下,額爾齊斯河在經過了齋桑湖、厄斯克門、塞米伊、巴浦洛達爾之後,就會抵達鄂木斯克!
如果高爾察克把那批一千一百噸的黃金偷偷轉運到別的地方藏匿起來,那麼最有可能使用的交通工具就是船隻了!
從鄂木斯克坐船,無論是沿河向北方走,還是逆流而上,都是沒問題的。
雖說從鄂木斯克逆流而上,要想行走三百噸級的船舶,必須要等到每年七月份的豐水期才可以,但高爾察克早在1918年的6月份就把鄂木斯克當成了白軍政府所在地,一直到1919年11月份才捨棄這個地方。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額爾齊斯河足有兩次豐水期,足以讓高爾察克做出任何決定了。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內,無論高爾察克把這批黃金運到哪裡去都有可能。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管是沿河而下還是逆流而上,這批黃金必然會藏匿在距離額爾齊斯河河道不遠的地方才對,否則,這麼多的黃金,根本就不可能搬到距離河道太遠的地方。
只是,高爾察克該選擇哪個方向呢?是下游的北方還是上游的南方?
根據尼亞姆蒐集而來的這些資料,楊靖也可以知道,當時高爾察克佔領鄂木斯克之後,曾依託城西邊的額爾齊斯河做出了大量的防禦設施,他不僅在河東岸修建了大量的軍事堡壘,佈置了重炮基地,更是在額爾齊斯河上佈置了很多的內河炮艇,巡邏額爾齊斯河上下游,防止紅軍從上下游突破額爾齊斯河防線。
也就是說,在高爾察克佔據鄂木斯克的時候,高爾察克手裡掌握著數量不少的內河炮艇。這些炮艇大都是排水量在三百噸到六百噸左右的船舶,但只要稍加改造,就能改成運輸船。高爾察克極有可能利用這些改裝後的炮艇來運輸那些黃金。
只不過根據楊靖的仔細分析,再結合當時的情況而言,高爾察克極有可能不會往下游運,而是會向上遊運。
之所以會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來,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額爾齊斯河的走向以及當時的局面。
首先,額爾齊斯河在穿過了鄂木斯克之後,先是向東流,然後拐了一個彎之後直奔西北方向,最終在距離秋明不到二百公里的託博爾斯克與託博爾河交匯。簡而言之,如果高爾察克想往下游運輸這批黃金,就必然會經過託博爾斯克,而從秋明沿託博爾河到託博爾斯克,只不過七八個小時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