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擺了擺手說道:「你是一名華裔,想必應該知道華夏有一句老俗話叫做『吃虧是福』。記住,皮特,我們是外來人,要想在燕京站穩腳跟,小小的吃點虧不算什麼。而且,作為你們的老闆,這點虧我還是吃得起的。」
「我明白了,老闆。」
皮特·吳說的這種吃虧的事情楊靖很明白,但楊靖更清楚,這種小虧是非常有必要吃的。
華夏在七八十年代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曾經出現過很多具有華夏特色的東西,最著名的就要數「雙軌制」了,不僅各種物資有「雙軌制」,就連外匯這種關乎著國家最基本層面的東西,也實行「雙軌制」。
比如說1981年的時候,華夏美元對國幣的官方匯率是1:17,可在華夏國內還實行一種內部匯率,這種匯率則是1:28。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也與當時的國情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那個時代,國家的各種物資都極為匱乏,外匯儲備也少的可憐,因為外匯儲備少而國內國幣數量多,這才造成了這種匯率雙軌制的情況出現。
尤其是到了七十年代末,隨著華夏的旅遊事業開始發展,對外經濟文化交流活動也不斷增加,來華夏的外國人越來越多。那時候,華夏實行統一的國幣市場,禁止外幣在國內流通,外幣不能直接和國幣進行兌換。為了方便外國人、華僑、港澳臺同胞在華夏消費,華夏銀行就從1980年4月1號起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
於是,在那個年代,華夏出現了一種不是貨幣的「貨幣」,在那個年代紅極一時。
外匯券的出現,導致了外國人來到華夏之後,首先要到華夏銀行按當時的匯率,把外幣兌換成外匯兌換券,面額分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和1角7種,票面和國幣等值,不準掛失。
儘管它的票面和國幣等值,但可比國幣牛多了。當時華夏物資供應很緊張,購物都需憑票,買米要糧票,買布要布票,想要買彩電、冰箱這樣的緊俏商品,不但價格高昂,而且供應的數量極少。有的人為了買臺彩電,在商店門口連夜排隊都不一定能買到。但如果用外匯兌換券,就省去了這樣的麻煩,它本身就是票、幣合一。用外匯兌換券購物,不必再憑票。正因為如此,外匯兌換券在黑市上被炒得很高,最高時1元外匯兌換券可以換到5元國幣。
像皮特·吳要想在華夏銀行兌換外匯券,就只能按照當時的官方匯率來兌換,也就是100美元只能兌換170外匯券,而如果皮特·吳在收購這些老物件的時候不用國幣來收購而是用外匯券來收購的話,那隻能按照外匯券的真實幣值來消費。
打個比方,皮特·吳看中了一把清代的黃花梨圈椅,這把圈椅在這個年代只賣20國幣,所以皮特·吳就需要拿出大約117元的外匯券來購買這把黃花梨圈椅。
可這117元的外匯券要是在友誼商店、雅寶路這些黑市上賣給那些倒匯的,能賣出多少國幣來呢?大約是40到50國幣!
也就是說,皮特·吳如果用外匯券來買那把黃花梨圈椅的話,大概要虧20到30國幣!
在那個年代,30國幣就相當於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足以讓一家三口一個月吃食無憂。
這種虧要是嚴格算起來,算是不小的。
不過即便是不小,楊靖也要吃這個虧。楊靖很清楚自己手裡的美元數量有多麼的龐大,在這個年代,16億美元比整個華夏所有的外匯儲備的一半還要多。
1981年,整個華夏的外匯儲備才不過2708億美元!
楊靖要是把自己手裡的這些美元放出去兌換成外匯券,華夏自然是高舉雙手歡迎,可如果要是把兌換出來的外匯券從黑市按照黑市的匯率兌換成國幣,哪怕只兌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