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此看輕敵手?

直到他回到鄴城,見到荀彧細說此話,卻被其一番解釋點醒,對於劉曄頓時高看許多:“季珪所見卻屬謬論,想劉幽州新任之時,自需有大功以振威儀。討伐公孫瓚於北平殘部勢在必行,但其公佈天下,不僅出師堂正,更有疑惑公孫瓚之用,想他公孫瓚性好疑嫉,自然會再顧慮劉幽州此次是否誘敵之計,不敢輕易動作,畢竟他現時兵力大損,已然輸不起。可況南方還有袁冀州虎視乎?而行軍困難正好又給他臺階可下,劉幽州此所謂萬全魄力之計也!”

荀彧這番話的確正解,將劉曄深藏心思說了個明白,同時,他心裡對於劉曄這位力挽狂瀾,擊敗不可一世的公孫瓚的“安平侯”也是深感佩服。原本因為劉虞被圍,危在旦夕;劉曄千里進兵、前途渺茫下心中那失望而又無奈的想法全數拋去,也將投靠現時正在廣為招納賢才的曹操念頭熄去。

再怎麼說,劉曄總是名正言順的漢室宗親,所有行事都顯出對漢室的忠誠,如此正與荀彧心中興扶漢室念頭完全相合,作出這個決定當然正常。

現在袁紹對他早就不聞不問,所謂效周公之禮賢下士也被他看了個明白清楚,荀彧在這一點上同另一個人想法是一至的,在荀彧感到自己理想有望實現後,便興高採熱地去找那位同他皆言袁紹“徒具周公禮賢皮毛,外寬內嫉”的高才,這個人正是與劉曄一別三年有餘的郭嘉!

郭嘉為何會來到袁紹這裡,有人說是辛評,郭圖為其故友,盛情相邀下難以推辭,實際情況呢?後面再細說。

只說當他聽說荀彧有別樣想法後,一貫表情平靜淡然的臉上也乍然現出驚愕:“文若前日已言同意與嘉共回穎川,待機輔佐曹兗州,為何僅是過了幾日便又有決定,君非朝秦暮楚之人,其中究竟如何?”

荀彧面上收斂喜意,表情堅定地淡然答道:“奉孝早知吾之心意在於匡扶漢室,重現大漢威儀,今有劉幽州在北地,自然不需捨近求遠,投奔曹公。”

“劉幽州?”

郭嘉這近半月來只稱病閉門府中,除卻親近幾人外,皆不待見,卻是不知劉曄接任幽州牧之事,待細聽荀彧解釋後,心中一驚,沒想到劉曄這位大師兄前番還處境尷尬,翻手間便已掌握大勢,郭嘉知曉劉曄“失憶”往事,對於劉曄也確有幾分兄弟之情,但是當他想到師門一條規則時,眉頭緊鎖,最後看著容光煥,鬥志昂揚的荀彧默然道:“文若定心,嘉多勸也無意,然於友立場可說汝一點:劉子揚將來前途未必光明!文若隨吾齊投曹公,卻是堂正萬全之計。”

荀彧搖頭毅然道:“彧向來佩服奉孝才學,然此事卻不敢苟同,想劉幽州年紀輕輕,行事更是極有魄力,前途光明與否是由人定,怎可一言否之?今接吾弟友若訊息,袁冀州將領大軍前往青州,欲將公孫瓚於青州勢力全數掃滅,此是為離開最佳機會!特來向奉孝告之,道不同強求亦屬無用,這便別過,祝奉孝能一展才學抱負……”

逢得此種情形,深知荀彧“王佐之才”的郭嘉面上再無絲毫平日瀟灑不羈模樣,表情有些黯然地嘆息道:“固吾之願亦然,祝君如意……”

公元月彧和郭嘉兩位頂尖人才趁著袁紹親自領軍平定青州時,各帶著親屬離開鄴城,卻是各分南北而走,分道揚鑣。

那麼,他們的命運在這一次不同的選擇上最終會走向怎樣的歸宿呢?

【21】徐無細說進兵由 大軍圍攏北平城

徐無山下。

因雪地難行,劉曄大軍每日僅能走五十里,七日後這才來到右北平境內,這日夜間紮好營帳後,於劉曄大帳內。

“志才,數日間行止頗多事務,吾於今日才現汝常愁眉不展,有何想法儘可道出,不必存著什麼顧忌。”

此時帳內僅有劉曄與戲志才二人,從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