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八章 發展大計(求月票)

麼多田地,這老牛破車的,也根本種不過來。

眾人七嘴八舌嗆嗆一陣子,也沒整出個什麼章程。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劉青山這才丟擲準備好的話題:“這次進城,俺和俺爺,去了王爺爺家,就是以前下放到咱們村的老王教授。”

“老王啊,他身子骨還好吧?”

柺子爺爺當初跟王教授關係也不錯。

“好著呢,人家還返聘回學校,繼續發揮餘熱呢,俺弄回來的雞雛,就是王教授他們大學的。”

劉青山應了一聲,繼續說道:“王教授還給俺帶回來不少農業書,還給咱們夾皮溝支招呢,希望鄉親們都能早日富裕起來。”

“老王有心了,不知道他啥時候能回來看看?”

柺子爺爺的話題,又有點跑偏。

主要是他老人家月月領著補貼,所以生活算是夾皮溝最好的,也就不大關心什麼發家致富的事兒。

可是,別人不一樣啊,這些年大夥都窮怕了,也想窮則思變,只是苦於沒有門路。

張隊長立馬急火火地問:“青山,老王都給咱們想了啥招,你快點說說?”

對於王教授的學問,村裡人都是佩服的,所以劉青山才會打著王教授的旗號,否則的話,以他的年齡,在這些爺爺叔叔跟前,說話肯定不好使。

劉青山先回答了柺子爺爺的問題,然後才說道:“王爺爺說,農村人,最基本的就是兩條路:種植和養殖。”

大夥一聽,不免有些失望:農民嘛,誰不種地,誰家不養幾隻雞鴨鵝啥的?

一瞧人們的表情,劉青山心裡就有數了:“王爺爺說了,按照以前的法子來種地,頂多能混個溫飽,現在要種植反季節蔬菜,才是一條致富的路子!”

“反啥?”一聽這個字眼,老支書就有點心慌。

“您老別擔心,不反別的,是反季節蔬菜,比方說,冬天過年的時候,您家裡想不想包點芹菜豬肉餡的餃子吃?”

劉青山連忙笑著解釋。

張隊長搭茬說:“當然想了,過年吃芹菜,全家都勤快。”

大張羅也一個勁點頭:“去年俺家曬了點幹芹菜,就準備過年的時候包餃子。結果呢,跟柴火似的,根本嚼不動。”

一瞧著話題又要跑偏,劉青山連忙往回收:“就像這芹菜,本來是夏天的蔬菜,如果冬天生產和食用,就叫反季節蔬菜。”

大夥一聽,連連搖頭:“咱們這地方,一到冬天,就蓋上一層厚厚的大雪,啥玩意都得凍死。”

柺子爺爺也有些不滿:“這個老王啊,是不是現在也有點老糊塗了?”

劉青山忍著笑:“在外面冰天雪地的,肯定不成,不過呢,可以扣塑膠大棚,外面冰天雪地,大棚裡熱得直冒汗,蔬菜照樣能生長。”

塑膠大棚,那是啥玩意?

這時候的小山村,訊息閉塞,資訊落後,許多事物,都需要好長一段時間,才會慢慢傳過來。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錯過許多發展騰飛的機遇。

看到大夥一臉茫然,劉青山也不急,決定拿身邊的例子說說:“年前的時候,咱們不少人家,都要栽蒜苗吧,那個就跟塑膠大棚一個道理。”

嗯,好像有點明白了。

因為冬天沒有鮮菜吃,所以就會用細笤帚糜子,把蒜瓣一個個地穿起來,放在水盤子裡養著,慢慢就會發出嫩芽。

等長到半尺高的時候,剪下來一茬,炒綠豆芽的時候放裡點,可有味兒了。

“這個塑膠大棚,好像真的有搞頭!”

老闆叔腦子最活,也最先想明白過來:不就是在大棚子裡面種園子嘛,當農民的,誰還不會呢?

大夥也都來勁了,七嘴八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