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無數的工匠,一次又一次的得出。”
蔣學士若有所思,他一直想辯倒陳凱之,此時忍不住道:“你說的都是匠術,不能服眾。”
這也很有道理,陳凱之只是糾結在匠術上頭,所舉的例證,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陳凱之這時才突的意識到,自己好像有點離經叛道了。
在這個儒家倡導的世界,自己說的這些,確實容易引人反感。
不過讀了這麼多書,用孔聖人的邏輯來武裝自己,這是陳凱之無往不利的本領。
陳凱之含笑道:“學生這是先用小道,從而引申出大道。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至聖先師又曰: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所謂事難行,固要敏;言易出,故要謹。”
“你看,至聖先師,不就是在倡導大家多去實踐,而少來空談嗎?先師聖明啊,學生正是從中,得到了聖人的啟發,方才有此感慨。”
事實上,孔聖人就是一個框,因為子曰過太多的東西了,所以但凡讀書人想要論證自己觀點,隨手便能從子曰裡尋出自己的合法論據。
蔣學士這時默不作聲了,他不得不佩服,陳凱之這個傢伙的口舌之能實在厲害。
此時,陳凱之接著道:“其實這天下萬物,說得再好,唯有實踐之後,方能得到真知。這本是聖人的教誨,可是當今天下,風氣卻多是以空談為主,其實討論並非是壞事,只是脫離了一切實際,做無用的討論,又有什麼用呢?”
“吾等讀書人,上得皇恩,更蒙先師教誨,下承黎民百姓,為百姓所敬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理應兼濟天下,若只是一味的坐而論道,對於天下,沒有任何助益,就如學生這般,蒙諸公不棄,得以文章三入地榜,榮耀加身,名傳千古,可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傳世的文章,何其多矣,可是上能報國家,下能安黎民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學生之志,不在於文章,文章只是讓學生明白事理,去看破萬物的本質,四書五經,是教誨學生什麼可以為,什麼事不可以為,何為仁,又何為義,可是……”
陳凱之頓了頓,才繼續道:“可是學生不以此滿足,學生以為,至聖先師所言,學生還未做到,君子訥於言而敏於事,學生文章太多了,言的太過了,可是真正的事,學生慚愧,至今還未做過一樁。”
這個時候,在聚賢廳裡,諸學士們卻是鴉雀無聲。
楊彪突然意識到,這一番對談,竟是……
他沉思了片刻,眼眸猛地一張:“此論,足以開宗。”
開宗?
諸學士們頓時愕然。
所謂開宗,便是開宗立派。
當今天下,儒家的學派不少,比如儒家八派,而這儒家八派之下,又有無數的分支。
陳凱之的這一番用儒家的招牌來解釋實踐論,實在令人耳目一新。
可是開宗立派……
開宗立派可不是說說而已的,它需要大量的論述,也需要許多弟子或者是大儒協助著去完善理論。當然,還需要得到廣泛的傳播,至少需要有一批鐵桿的得意門生。
以上這些,都是必要的條件。
自然,這裡頭最核心之處就在於,你得有一個能夠自我完善,同時具有很強說服力的核心思想。
楊彪起先只能很想見識一下陳凱之的內裡有多少的真才實學,可沒想到陳凱之竟如此出彩,他驚訝的發現……自己真的被說服了。
別人如何,他不在乎,陳凱之雖然說的並不深,可是他很快就意識到一個問題,那便是……這實踐之論,確實可以解釋天下萬物的道理。
譬如,為何各國保持均勢?這是因為經過了數百年的攻伐,無數的皇家和將軍們進行了實踐,最終才得出了結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