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將敲暈的娃娃魚放入開水中,燙一分鐘,
以便將其身上的黏液凝固。
撈出後,看到娃娃魚原本深棕色的表皮上結了一層‘白霜’,
用刀刮刮淨,這可是腥味的來源。
刀切其腹部,去內臟,用清水洗淨血水。
接下來,把娃娃魚剁成大小均勻的魚塊。
“老闆,輔料按你要求備好了,
香菇丁、大蒜、生薑、小米辣、二荊條、芹菜、蒜苗。”
葉凡給員工們加油打氣:
“知道你們爬山都累了,手上活抓點緊,
爭取半個小時左右,上桌吃飯。”
起鍋,燒油。
油溫六成熱。
葉凡把剛才剁好的娃娃魚塊扒到鍋裡,大火燒製40秒,幫助娃娃魚的皮肉收緊。
40秒後,娃娃魚倒出控油。
鍋內少油,加入姜蒜粒、郫縣豆瓣醬炒香。
之後加入清水。
大火燒開後,加入處理好的香菇丁和娃娃魚。
緊接著,需轉小火燒20分鐘。
中途加入料酒,生抽、醬油、胡椒粉。
“塗強,這鍋娃娃魚差不多了,你幫我盯20分鐘,
出鍋前加一勺白糖,再把輔料翻炒一下就行。
我去炒下一個菜了…”
“好的,葉老闆。”
三思餐廳新加入的三名廚子和兩名服務員,一直沒機會見識葉凡的廚藝。
現在看到後,心裡不禁暗自猜想。
葉老闆的廚藝,搞不好,還在店長塗強的廚藝之上。
只聽說,塗強以前是在七星級帆船酒店當行政總廚。
葉老闆真是深藏不露。
眾人拾柴火焰高,一頓忙活。
七菜一湯陸續端上桌。
誘人香氣縈繞在每個人的鼻息間。
塗強從衛生間裡找到一包洗臉巾,
“葉老闆,先擦擦汗吧,看你渾身都溼透了。”
“確實熱壞了…這別墅廚房也不裝臺空調,
做頓飯恨不得流一斤汗,
我算是能理解,當年齊天大聖在八卦爐中的感受了…”
葉凡示意員工們別傻站著,“都坐,別這麼拘謹。”
他特意找了雙公筷,給每個員工夾了幾塊紅燒娃娃魚。
娃娃魚可是在我國上世紀70年代,就被譽為八大水產之一,詩仙李白就稱讚過它的美味。
塗強夾起魚塊,表面是一層深紅褐的醬汁。
輕輕先吸了一口醬汁。
嗯,紅燒汁特有的鮮甜。
魚皮還帶著輕微的焦香和韌性。
細品魚肉。
肉汁緊實、細膩、算得上入口即化。
吃完後,塗強又趕緊又夾了幾塊。
吸醬汁、嗦魚皮、品魚肉。
一套流程下來,味蕾得到極大滿足。
等塗強再想去吃夾魚塊時,盤中已經空了。
有人還把盤子端起來,用紅燒的醬汁拌飯吃…
李軍不愛吃魚,反而鍾情於鹹蛋黃鍋巴小龍蝦。
小龍蝦的鮮紅色與鍋巴的焦黃色相互呼應。
“嘎嘣…嘎嘣…”
鍋巴口中不斷崩裂,持續釋放米香和焦香感。
那種沙沙的鹹蛋黃口感和小龍蝦的辛辣與彈性形成反差。
一時間在口腔裡互不相讓,都想搶佔味蕾的制高點。
反而讓食客佔到了便宜,坐享漁翁之利。
每個人都能在餐桌上找到自己最中意的菜品,
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