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國,西海哨所,臨時王宮。
楊旭與唐元慶坐在書房旁的長廊下。
他身著黑色長袍,左右肩頭有日月紋路,長袍四周有星辰紋路,莊嚴大氣,威武神聖。
服裝樣式與秦漢時代的王袍相似。
唐元慶服飾簡單,一身古代書生長袍。
倒不是他想要穿這身,而是來到西海哨所已經快半年時間,原本的衣服出現了磨損。他本身就沒有帶幾件衣服出來,只能穿上旭國特色服裝。
兩人盤膝而坐,身旁擺放著一張方形矮案。
矮案上擺放了茶水,瓜果,點心。
還有一隻青銅鮫人手捧香爐。
嫋嫋青煙從香爐緩緩升騰,化作一道銀龍在周圍盤旋,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
唐元慶端著茶碗,徐徐而談:“宗教信仰的產生,即是因為人類對未知的敬畏被有心人利用,也是因為人類自身的精神需求。”
“對死亡的敬畏,對現實的逃避,對未來的渴望,對財富權勢美色等一切慾望的追求。”
“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以及自身慾望的難以滿足,讓人類渴望獲得一種能改變現實的超級力量,受到這種超級力量的庇佑,得到這種超級力量的幫助。”
“所以,認為信仰者是受到欺騙,這並不準確,也是並不負責任的說法。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信仰者自身渴望得到一個心靈寄託。他們或許知道自己所信仰的神靈並不存在,自己所渴望的事情得不到滿足。也可能他們真的相信,這種寄託可以滿足自己某方面的渴望。”
“但這些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者的內心得到了滿足,得到了另一種平靜。”
“因為有需求,才有市場。”
楊旭端起茶水,抿了一口,道:“先生曾經說過,這世上絕大部分的起義,都源於起義群體對當前社會環境的不滿,渴望改變現狀。如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起義,三國時期的黃巾軍起義,隋朝末年的大起義等等。”
“所以任何將這些起義歸結於起義領袖個人的說法都是不準確的。”
“是人民選擇了起義,而不是起義領袖決定了起義。起義領袖代表了起義群體,但並沒有在起義的原因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真正引發起義的,是當權者對起義者的壓迫,以及起義者自身對現實的不滿。”
“時勢造就英雄,正是如此。”
楊旭話音略微停頓,繼續道。
“宗教的產生,也是類似的道理。人們渴望獲得某種改變現實,改變自身狀況的力量,但在他們所能接觸到的現實無法得到這樣的力量,所以才會產生無數從未展現過神蹟的神靈,成就了無數欺名盜世之輩。”
“究其原因,宗教信仰的出現只是順應了人們的需求,所以才能獲得認可,獲得傳播。”
唐元慶微笑道。
“陛下的理解很正確。”
“自古以來,宗教和政治就好像兩個歡喜冤家,從未擺脫過對彼此的影響。但宗教的產生與傳播,也正是因為順應了民意,才能在民間廣為流傳,源遠流長。”
“比如說,天堂,地獄。”
“極樂淨土,十八層地獄。”
“成仙,墜入輪迴。”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說法,但這些說法有一個共同的核心。他們為人類提供了面對未知的庇護所,當人們恐懼死亡的時候,他們會告訴人們,死後可以獲得安寧,可以得到生前無法享受的一切美好。”
“這是宗教信仰積極的一面。”
“且不去考慮天堂地獄的真假,極樂淨土和十八層地獄是否存在。這些宗教的教義無不突出了引人向善,維護社會的穩定。”
“或許在這個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