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3部分

黑手辣,清軍眼前的這道防線,可以說一尺地面下就有一具屍體。

蘇納在靖州修防線,活活累死四千多降兵和民夫。而沅州這道防線,死的人卻有兩萬多。

周士相也不想死這麼多人,可這個時代的土木工事完全靠人力,沒有任何機械可以使用,再加上這條入黔官道很多地方都是石基路面,使得想要破壞它十分困難。

工期短,時間緊,周士相只能拿人命硬填這道防線。長達一個月的工期,據軍部那些主持修建的參謀們統計,大致有一萬三千名土人和九千多漢人降兵和民夫累死在這條只有三十二里長的官道上。

可以說,這是一條以屍骸鋪就的防線,是一條沾滿漢土人民鮮血的防線。高強度的修建工作不僅累死數以萬計的性命,更接連爆發土人和民夫的反抗。在數次鎮壓中,又有兩千餘漢土百姓被殺。

有關沅州防線修建過程中的具體詳情和死亡數字,被周士相下令封檔,但嚴禁銷燬。

反清,是漢民族對滿州的抗爭,犧牲再所難免。正如清軍以屠城威逼漢人放棄反抗,以達成所謂屠殺是為漢人好的目的一樣。在太平軍的抗清鬥爭中,同樣也有無數漢人被犧牲掉。而他們的犧牲只為一件事,那便是埋葬滿州一族。

世上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反清,對周士相而言是對,是最正確的事;而對於那些因為反清而被犧牲的人而言,恐怕就是錯。

對與錯,從來不是周士相所考慮的,他只知道,如果他不反抗,他就無法為自己的父母報仇;如果他不反抗,漢人就將做那滿州人的兩百多年的奴隸;如果他不反抗,後世子孫將以大清為榮。

所以他必須反抗,哪怕他的反抗事實上讓在戰亂中好不容易活下來的同胞死的更多。

不反抗,活下去的人會更多;反抗,卻讓本來能活下去的人死了。

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卻真實發生著。事實上,湖南的漢人因為太平軍的到來,受的苦難比清軍在時還要多。很多漢人現在並不想成為什麼大明子民,恢復漢家衣冠,而是在想著大清兵快點來解救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太平軍在湖南執行了周士相的“抽血”戰略。

何謂抽血?

抽湖南漢人的血,供養湘黔邊境的太平軍。

抽湖南漢人的血,封堵雲貴清軍。

血是什麼?

錢和糧食,以及生產物資、雞鴨魚肉。。。。甚至是生命。

。。。。。。。

羅可鐸試探性的向著北面的太平軍防線發起了進攻,結果一佐領兵還沒接近對方的崗樓,炮聲就響了起來,緊接著是銃聲。滿兵們倒是奮勇,幾輪箭雨,看得就叫人心驚,可那羽箭除了射在壕溝後的太平軍碉堡上發出“咣噹”聲,一點效果也不起。

太平軍根本不露頭,他們就跟烏龜一樣縮在碉堡裡。滿兵要是近了,他們就開炮開銃,不來,他們就等。壕溝也挖的嚇人,既寬又深,一道道的,每隔幾十步就有一道,裡面要麼就是插滿削尖了的樹枝,要麼就是灌滿水。人馬掉進去,要麼被活活剌死,要麼就是活活溺死。沒有生還的可能,因為壕溝的溝壁被太平軍削得很是光滑,連個搭把手的地方都沒有。

這仗,怎麼打?

這路,要怎麼過?

滿兵上下面面相覷。

想過去倒也不是非要走這被太平軍搞得跟烏龜殼似的官道,可以繞路取小道。但那小道馬走不得,人過的話最寬處也頂多只能行兩人,狹處一個人走都費勁。要命的是,太平軍顯然將周圍的地形都摸了一遍,但凡是小道的地方,四周樹木都砍得精光,從上至下一眼掃過,毫無死角。更在險要處修了碉堡和崗樓,無法修碉堡的地方也堆滿了石頭和滾木,駐上十幾個兵就能起到一夫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