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段記載,來源於西漢司馬遷所著的紀傳體通史《史記·秦始皇本紀》。有關“坑儒”的議論與轉載,很多都是由此而來。但在這段通行的記事之中,難免也存在著一些疑點。】
孔子:是吧!你也覺得有疑點!
【第一個疑點——】
【首先是“坑儒”一事之中,被坑殺者“稱謂”的變化。這起事件源自於侯生、盧生等方士為秦始皇尋求仙人奇藥,因此獲罪之人應當是方士。】
【方士即方術之士,也即尋仙問藥、追求“長生不老之術”的術士。在思想的流派上,這些術士其實與“道家”更為接近。】
【然而,在秦始皇大怒之譴責之中,提到的卻是“文學方術士”。文學之士,可以泛稱博學善文之人,也可以指稱儒學之士。但這裡提到的文學之士只是一筆帶過,並無真名實姓。到後面,“文學方術士”則變成了“諸生”。】
【“諸”即為“多”,“生”即為學者、學生。諸生的字面意思是多位學者、學生,而在獨尊儒術之後,則往往用來指代學習經書的儒生。】
正在聚精會神地聽天幕解說“坑儒”的眾人——
等等!剛才天幕說到了什麼??
獨尊儒術?!?!
什麼獨尊儒術?獨尊儒術是什麼?
他們是不是聽錯了????
孔子:啊?獨尊儒術?!
——是我想的那個意思嗎????
他們來不及思考,只能暫且按下心中對此的震驚與不解,先聽天幕繼續往下述說。
【《史記·秦始皇本紀》的這一段記述,以“諸生”取代了原先的“文學方術士”,似乎讓這些人的身份變得模糊了。其淡化了“方士”,而突出了“文學”。】
諸子百家,也跟隨著天幕的思路。
看樣子——
後世之人也是覺得,這一段的記載似乎有些奇怪。其資料的來源,似乎是什麼史書?
西漢的司馬遷?是漢朝之人記載的?
他們看過《秦二世而亡》之後,已經知道在秦王朝覆滅以後的朝代是漢朝。
人為的記載,難免會有一些疏漏。
更何況,還存在著記錄之人的主觀因素、所處時代的客觀因素等等,有著諸多影響因素。
不過,後世之人似乎也有所探究。
他們雖然不知道後世之人的身份,但聽其敘述與解說,也是十分有條理的。
諸子百家,繼續全神貫注地聽。
【第二個疑點——】
【在“坑殺犯禁者”之後,新增了一段公子扶蘇進諫的記事。公子扶蘇進諫,說“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這一段,是對於“坑殺”事件的補充。】
【然而“坑殺”一事,分明起源於方士,理當從方士求藥開始說起,而奇怪的是,扶蘇並沒有提及這些,反而是扯到了“諸生皆誦法孔子”,於是就指向了儒生。】
【這裡扶蘇的話,彷彿掐頭去尾、有意裁剪歷史一般。它更像是為了說明“諸生”即是“儒生”,而特意新增在這裡的。假如沒有這一段,秦始皇所坑埋的“犯禁者”是“儒生”一事便無從說起了。】
天幕之上,為眾人展示——
秦始皇所坑殺的“犯禁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