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六章 照相啦

能不能討老婆,就拜託這些豬兄弟嘍。

於是挑上糞挑子,張杆子開始幹活,就是兩眼總盯著劉青山瞅,表情一點也不自然。

劉青山指導了好一陣,最後才算是拍攝一張滿意的照片:

畫面中,張杆子邁著輕盈的步伐,挑著擔子,臉上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

至於背景,則是那一排排的豬舍,還有幾隻豬崽,透過鐵柵欄門,向這邊張望。

等照片洗出來之後,張杆子也樂得合不攏嘴,回家裝到鏡框裡,好幾十年了,這竟然是他的第一張照片。

這同樣也是改變他人生命運的一張照片!

從豬場出來,劉青山去給二爺爺家照了全家福,回來的時候,看到場院上,一大群人正忙活著,於是也就溜達過去,準備拍兩張。

像這種勞動的場面,最珍貴了。

這方面,劉青山已經有過深刻的體會:一張老照片,能帶給人們一個時代的回憶。

場院裡面都是老人和婦女,一個個坐在小板凳上,正編草簾子呢,那些青壯年勞力,都上山採山貨去了。

這草簾子是準備冬天夜晚,用來苫大棚的,等白天陽光出來了,就把草簾子捲起來。

十冬臘月,天寒地凍,滴水成冰,最低溫度都在零下三十度,要是不做好保暖工作,大棚裡的蔬菜要是凍嘍,那損失就大了。

大頭也在這邊指揮大夥編草簾子,看到劉青山,嘴裡立馬吆喝一聲:“三鳳來給大夥照相啦!”

好幾十人,就好像被孫大聖給施展了定身法,一個個全都一動不動,彷彿時間在這一刻定格似的。

“大夥別緊張,該咋幹就咋幹,照出來的相片才自然。”

劉青山解釋一陣,人們這才漸漸放鬆下來,有說有笑地開始繼續幹活。

他這才趁機抓拍了幾張,順便和大頭聊了起來:“大頭,怎麼樣,有啥困難沒有啊?”

大頭抓起一把地上的穀草:“三鳳,家家種的穀子都不多,這穀草本來都是鍘了喂牲口的,要是都編成草簾子,牲口吃啥呀?”

塑膠大棚需要的草簾子,可絕對不是小數目,夾皮溝的穀草,都不一定夠用。

“能不能用別的草代替,或者是做棉被苫大棚呢?”

劉青山和大頭面對面蹲在地上,小哥倆商量著。

大頭晃了晃大腦瓜子:“棉被的話,書上倒是這麼說過,就是造價太高啦,暫時咱們整不起。”

這段時間,大頭還是有進步的,起碼懂得了不能完全照搬書本的道理,知道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誰要再說大頭是榆木腦袋,劉青山肯定第一個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