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是白湯鯽魚、松鼠鱖魚。要不給您老上了!”
六耳獼猴一聽,魚是好東西啊,就點頭答應了。
沒多久,就見店小二把菜端了上來。
六耳獼猴一看,吆喝,這咱沒見過,更沒吃過,就問:“小二,能告訴我這菜怎麼做的嗎?”其實他是想和小二套近乎,待會兒好打聽工匠的下落。
可小二哪兒知道啊,還以為是來臊場子的,沒好氣的說:“這是本店的專利產品,不能說!”
六耳獼猴也不生氣,從口袋你掏出一錠銀子,悄悄的塞在小二的衣服兜裡。
小二就低聲細語的說:
“需要這些材料,鮮活整條淨鱖魚3斤。這鱖魚是魚中上品。鱖魚入菜歷史很久,唐代便有‘桃花流水鱖魚肥’的詩句。鱖魚肉質厚實,潔白細嫩,味道鮮美,無腥氣,無細刺。清蒸、乾燒、紅燒、糖醋,各種做法都適宜。河蝦仁、熟筍、水發冬菇、青豌豆、番茄醬、精鹽、白糖、紹酒、豬肉湯、蒜末、澱粉、香醋、熱油這些看著辦。
“製作過程是:將魚治淨,齊胸鰭斜切下魚頭,在魚頭下巴處剖開,用刀輕輕拍平,再用刀沿脊骨兩側平片至尾部,魚尾部不斷,斬去脊骨剔去胸刺,在魚肉面用刀先直剞後斜奇成菱形刀紋,深至魚皮。把紹酒和精鹽放入碗內調勻抹在魚頭及魚肉上,再蘸上幹澱粉。油鍋上火燒至七成,將魚提起抖去氽粉,再將魚肉翻卷翹起魚尾成松鼠形,然後一手提著魚尾,一手持筷夾住另一端,放入油鍋,輕輕一炸,使其成形,然後將魚脫手放入油鍋中,同時投下魚頭,炸至淡黃色時撈起。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投入魚復炸至金黃色撈出,裝入長腰盤中,裝上魚頭,將魚肉稍撳松酥。在重油炸的同時,另取炒鍋上火放油,投入蝦仁劃油。原鍋再上火放油,放入蔥白投炸至蔥黃起香時,加入蒜末及配料丁煽炒,放入番茄醬、精鹽、白糖、紹酒、豬肉湯燒沸,用水澱粉勾芡,烹入香醋,淋熱油起鍋澆在魚身上,再撒上熟蝦仁即成。做松鼠鱖魚,炸好魚是關鍵。欠火發黏,過火發艮且魚肉味道全失,變成炸澱粉。”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的說了一大通,其實六耳獼猴也聽不懂,也懶得聽,只想看看小二的表演。只要店小二願意回答問題,尤其是這個關係到本店生意的問題,其他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六耳獼猴心想,也不能一次性就讓小二說完,不然的話,老闆可就不滿意了,畢竟店裡的客人還是比較多的,可見這裡確確實實是人來人往的。
誰知道店小二似乎不懂風情,提高聲音繼續說:“這道菜的品嚐要點是:一聽,二看,三嘗,突出‘口感’。聽:剛出鍋的松鼠鱖魚,如果火候合適,會發出吱吱的聲音,這是魚肉內空間積存的空氣受熱後逸出時發出的。一個菜能發出聲音也算夠神奇的,會給餐桌上增添幾分活躍氣氛。看:外形完整美觀,似尾巴翹起的松鼠趴臥在盤內。紅色的湯汁淋漓在松鼠身上,顯示出喜慶色彩。細看刀工均勻細膩,芡汁油亮,稀稠得當,不堆不流。嘗:魚肉外焦裡嫩,有魚的質感和香氣。口感不‘糠’(澱粉過多,形成空殼,咬住有發空的感覺),不生不煳。芡汁味道調和,酸甜適口,無刺鼻的酸味。配料蝦仁等均具有相應的味道和口感,與主料形成襯托和對比。如果您到其他的點裡,肯定是吃不出這樣的味道的。”
六耳獼猴剛開始還有點厭煩了,沒多久就明白,這是店小二在說給老闆聽,好知道是在誇自己點裡的菜,以後回頭客就會多起來,再說也不用檢查自己的口袋,好落點小費錢。心想,好聰明的店小二,待會兒,一定要你回答我的問題。
六耳獼猴裝模作樣、慢絲條理的吃著,看到店小二不時瞟過來,想必是那一錠銀子起了大作用,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