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古云蘭,房礦集團副總經理孟強,房山市安監局局長苟羥,谷瀾縣縣委書記陳達、縣長錢運錄等各級官員,還有一大群市縣以及房礦集團的相關幹部,迎候在了東風煤礦區的大門口。
薄暮的夕陽下,西北風呼嘯如狂,落葉紛飛,捲起漫天的寒氣和塵沙。一輛米黃色的大巴車緩緩駛入礦區停下,古云蘭趕忙帶著眾人迎了上去。
車門開啟,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現在眾人眼前,卻不是安在濤,而是國家煤監局局長助理兼辦公室主任馬曉強。古云蘭充滿期待的眼神中掠過一絲失望,暗暗皺了皺眉。聽說安在濤要來,她心裡歡喜和興奮地昨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今天一大早更是趕來了谷瀾縣焦急等候。
馬曉強帶著國務院調查組的人下了車,挨個跟古云蘭等地方領導握手簡單寒暄,古云蘭笑了笑問道,“馬主任,不知道安局長……”
馬曉強微微一笑,“古市長,安局長在天南跟東山省的領導開一個碰頭會,應該很快就會趕過來。”
……
……
在天南下飛機的時候,安在濤禮貌性地跟東山省委書記李大年、省長闞新民等領導打了一個電話過去,問候了一下。李大年和闞新民電話裡邀請他去省委。
說是開碰頭會,其實不過是兩位省裡的主官,想要就東風煤礦礦難的問題上跟安在濤“通融”一下。發生重大礦難,對於全東山省的形象都有著很大的負面影響,李大年和闞新民這兩位黨政主要領導心裡儘管惱火,早就先後作出了嚴查嚴辦的指示,但還是不得不考慮到東山省的“面子”。
李大年的秘書在省委小常委樓下迎候,帶著安在濤悄然上了李大年的辦公室。李大年的辦公室裡,李大年,闞新民,還有省裡分管安全的女副省長趙秀蓮,已經等了他一段時間。
趙秀蓮親自迎出了李大年的辦公室,與安在濤寒暄著一起進門,李大年和闞新民交換了一個眼神,起身來朗聲一笑,“在濤同志,歡迎啊。”
闞新民也笑道,“安局長,雖然你也不是外人,回東山算是回家,但說實話,我和大年書記,秀蓮同志,還有其他的省領導,都不希望看到你。你這個煤監局局長啊,走到哪裡,哪裡就有礦難……”
“李書記,闞省長,見過兩位領導。”安在濤微帶恭敬地大步上前,主動跟李大年和闞新民見禮,給予了兩位老領導足夠的尊重。一個是因為李大年和闞新民的級別地位擺在那裡,一省大員位高權重,一方諸侯;二來是因為兩人是安在濤的老領導,在省裡工作期間又頗得兩位器重和關照,在禮節上不能缺失。
安在濤並非刻意表現出來的尊重和恭敬,自然讓李大年和闞新民心裡感覺很舒服。安在濤如今已經走上了部級領導崗位,而且又是深得國務院領導看重的要害中央部門領導,年輕有為前途無量,但他卻沒有任何驕矜之氣,仍舊像過去一樣沉穩有度,讓李大年和闞新民暗暗讚賞。
坐在李大年的辦公室裡,跟李大年和闞新民以及趙秀蓮談了談東風礦難的事兒,雖然兩人沒有直說,但安在濤也明白了他們的意思,無非是希望他“就事論事”低調處理,不要牽扯到太多的地方黨政幹部。
安在濤也不是一個古板僵化的人,在適當的時候,在適當的條件下,在不違背基本原則的前提下,賣給李大年和闞新民一個面子,他還是肯的。
當然,這種事情都是心照不宣的事兒,見安在濤“預設”了下來,自然就是皆大歡喜。又在李大年那裡跟幾個東山省領導閒扯了幾句,然後安在濤就告辭離開東山省委,乘著省委辦公廳派的一輛專車立即趕往谷瀾縣。
安在濤從天南市區的某報亭上買了一份當天的《東山晚報》,他想要透過媒體的報道來了解一些從地方官員和礦業集團公司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