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未來,風已滿樓。 淮南王劉安欲反,似乎已是路人皆知之事,但亦僅止於策劃層面,並無動兵跡象。 閒來無事,除卻煉丹修仙,便與謀士伍被、左吳計議造反,察看地圖,紙上談兵,部署進軍路線,以為消遣。 伍被乃楚國人,據傳謂是伍子胥後代。因頗具才識出名,時為淮南國中郎。淮南王喜歡學術,屈身禮賢,招集英俊博學之士,伍被列居眾士之首。 今見淮南王每日相召,商議造反之事,遂進諫道:大王乃是當今天子皇叔,尊貴冠於諸王,民殷國富,何出此亡國之言?昔我高祖伍子胥公,曾謂吳王:臣今見麋鹿,遊於姑蘇臺上矣。今臣亦借先祖之言,將欲見淮南王宮中長出荊棘,露水沾襟也。 劉安聞言大怒:依卿之言,是謂我將如吳王,終將自盡,無顏再見先人於地下乎? 遂扣押伍被父母,囚禁三月不釋。伍被不肯認錯讓步,隻日夜涕泣而已。 三月過後,劉安再次召見伍被,問道:孤今欲拜公為上將軍,肯從我否? 伍被:臣不敢從命。大王非欲起兵,臣為大王出謀劃策可也,但不願為將。 劉安:卻是為何? 伍被:臣聞智者思慮通達,事未發而能預其徵兆;故聖人行事,萬無一失。周文王一動而名揚後世,列為三王之一,是因應天而動者。大王逆天而行,不敗而何! 劉安:怎見得寡人便是逆天行事? 伍被:依臣觀之,朝廷君臣、父子、夫婦、長幼尊卑有序,政通人和;天子做為,皆遵循古聖王之道,風俗淳正,綱紀完善。商賈載貨周行天下,道路無所不通,貿易繁榮。南越歸順,夷羌稱臣,束甌入朝,拜見天子。拓長榆塞,擴朔方郡,匈奴受挫,元氣大傷。雖不比古太平盛世,亦謂天下平安。王欲此時起兵,豈可成乎! 劉安:山東若亂,朝廷必以大將軍引兵平之。公謂衛青其人若何? 伍被:臣之好友黃義,曾隨大將軍衛青討伐匈奴。其說大將軍禮遇士大夫,愛護士卒,人皆願為效力;馳騁如飛,武功卓絕,熟悉軍事,委實不易對付。謁者曹梁出使長安歸來,亦說大將軍號令嚴明,身先士卒;士兵休而後息,部將喝而後飲;士兵盡渡,自己而後涉河。皇太后所賜,皆轉賜部下。即使古之名將,亦不過如此也。 劉安:我兒蓼太子,智謀過人,天下無雙,非凡人可比。其謂漢廷公卿列侯,都不過沐猴而冠,徒有其表而已。便只一個區區衛青,豈能阻我舉國之兵哉! 伍被:既如此,只有先刺殺衛青,大王才能起事。 劉安:公謂前番吳王起兵,以誅晁錯,因何最終不勝? 伍被:吳王時為劉氏祭酒,又被賜几杖,可免入朝;統治四郡,方圓數千裡;採礦冶銅鑄錢,煮海製鹽,伐木造船,國富民興。贈珍寶以賂諸侯,與七國聯合,統兵西進。以此造反,則初敗大梁,又敗狐父,致被越人俘獲,死在丹徒,身首兩分。命亡國滅者何?是天欲懲之,高祖亦罰之也。以兵強人眾而不能成功,何哉?因違民意,又不合天時也。 劉安:吳王無能,怎知用兵之道?不知扼其險隘,致漢軍皆出成皋,故而敗亡。我派上將緩先扼守成皋口,復使周被髮穎川軍擋住輾轅、伊闕,陳定發南陽軍據守武關;則朝廷控制洛陽,只餘北有臨晉、河東、上黨、河內諸郡,及趙國交界數條溪谷,可以通行。人謂若斷成皋通道,則必隔絕天下。孤據三川險要,招集天下精兵,公謂如何不勝? 伍被:愚臣不敏,只見其禍,不能見其福也。 劉安:諸卿彈劾,天子懷疑,形勢所迫,不得不反!今諸侯多有過失,大都心中不安,定有響應我者;若諸侯不應,孤則回取衡山,與劉徹劃江而治,公謂如何? 伍被:依殿下之計,是取衡山國而進擊廬江;奪尋陽船隻,堅守下雉,駐兵九江北岸,斷絕豫章入口;沿江設定強弩,東保會稽,南聯越國,憑險於江淮。可是如此? 劉安:正是,正是。公謂如何? 伍被:如此可持期年,卻無勝算。 劉安:我國中賢士高人眾多,如左吳、趟賢、朱驕如輩,皆都認為孤若起兵,十勝八九,勝利在握。惟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