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剛才在武庫中,挑了幾件紙盔甲,幾桿長槍。臣聽說本朝的紙盔甲,鋼刀不能入?”轉身向蘇頌問道:“蘇大人,是麼?”
趙頊也凝視蘇頌,蘇頌見此情形,心中已明白八九分,額上不由浸汗,勉強幹笑道:“是如此說。”
呂惠卿又轉目注視張若水,笑道:“請問張都知,這些物什,是何時入庫?”
張若水也是聰明伶俐之人,背上已是冷汗直冒,卻不能不答,勉強走到紙盔甲與長槍邊上,睹視片刻,方說道:“是熙寧三年之物,熙寧四年入庫。”
“有勞張大人。”呂惠卿微微一笑,走到狄詠身旁,道:“借狄將軍佩劍一用。”
狄詠卻將目光移向趙頊,見趙頊點頭允許,這才抽出佩劍,雙手捧給呂惠卿。呂惠卿走到紙盔甲之前,讓侍衛將兩副紙盔甲疊在一起拉開,他提起劍來,隨手捅過,便見那紙盔甲有如薄紙一般,一劍洞穿兩層盔甲,呂惠卿隨手捅了幾下,那盔甲上便有幾個大洞!
趙頊的臉色立時不好看起來。張若水與蘇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文彥博與鐵青著臉,默不作聲。呂惠卿笑道:“陛下,文相公請看,這便是官營之物,軍國之器。”說罷,一劍揮向一杆長槍槍桿,便聽一聲細響,槍桿斷為兩截。他又提起一杆長槍,用手一扳,一個槍頭竟被他擰了下來!
“臣,書生爾!竟能手斷長槍!”呂惠卿厲聲說道:“然武庫之中,儲存此物,不知何用?此雖軍器監設立之前之物,然臣曾判軍器監,深知其中利弊,軍器監設立之後,雖然力行責任明確,然而不少軍器之成本也因此提高,軍衣帳蓬,針線粗糙,製造鄙陋,眾所周知。更有一弊,是生產之時,不計成本,浪費甚多。今有官民兩便之事,陛下當早下聖斷。”
文彥博一時無語。司馬光與吳充顧視一眼,一齊恭聲說道:“臣等細想,亦以為可行。然此事猶有細節,招標由樞院或是軍器監主持?如何防止作坊擅自生產軍衣營帳賣給民間甚至敵國?如此等等,雖為小事,不可不慮。”
“此謀國之言。”石越讚道,“臣以為蘇頌熟知軍器生產情弊,章惇心思細縝,可著二人詳定以聞。”
“至於部分兵器生產民營,臣依然有異議。萬一有人藉此屯集兵器謀反,後果不堪設想。”司馬光於此堅決反對。
一直不曾說話的韓維忽然說道:“君實過慮了。民營之兵器,實則民間鐵匠即可打造,若有人要行謀反之事,本就無法防止。而凡生產兵器之民營作坊,所造兵器皆有標號,賣給何人,亦要登記。而且要購買許可之令,生產多少,生產何種武器,皆有限制,由衛尉寺派人監督。若要由此來謀反,只怕更露痕跡。之所以要許可民間製造兵器,實是為鼓勵民間習武,而且是在軍器監諸作坊之外,多一些補充,平時朝廷不用花錢供養,反而可以從中收稅,而緩急之時可用。並且,凡民營兵器作坊,朝廷鼓勵其研製新式武器,包括火器,但是必須向朝廷申報,由樞密院最終決定是否可以研製。若研製成功,其有利軍國者,即可以由軍隊購買裝備,軍器監下屬設立兵器專利局,其研製之武器若能申請專利,十年內許其獨家生產,別家若要生產,則要付購買專利之費。軍隊不要者,能否賣給民間,亦須由樞院批准。如此,使其研究能儘量為軍隊所用。如此,不僅可以節省朝廷研究費用,而且可以集思廣益,實是強國善策。”
“正是如此,兵器民營,並非隨便許可。凡能得許可之令者,要家世清白,有足夠之資產,而且其家眷必須遷居汴京,置於朝廷控制之下。這些人實是朝廷養在民間之鷹犬。”石越深感每進一小步之艱難,但是司馬光等人的顧慮,亦有其立場,而且有強烈的代表性,他不得不設法消除其疑慮。
趙頊沉思半晌,又望了地下那斷槍殘甲一眼,凝視文彥博,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