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會在不知不覺間被傅善祥牽著鼻子走。
對此,馬岱也只得無奈地嘟囔一句:“真是個心機深沉的女人吶!”不過話雖如此,卻絲毫無法掩蓋傅善祥自身所具備的非凡才能與過人智慧。
在東部的侯馬地區,戰爭的硝煙瀰漫,天地似乎都在顫抖。
這裡正上演著一場規模宏大、激烈異常的戰鬥。
第九軍進攻駐紮在侯馬一帶的閻定邦的部隊。
閆定邦手下只有一萬晉軍和兩萬團練。
楊文治,手持一杆重達12斤的長矛,在戰場上如同一道閃電。
他身為一軍之長,卻總是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面。
他的戰鬥風格狂野而猛烈,每一次揮舞長矛,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和鮮血的飛濺。
他的勇猛無人能敵,彷彿是戰神下凡,令敵人心生畏懼。
而馬振河,一位出身武舉人的將領,他麾下的萬餘騎兵都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正規軍。
在原本的關中聯軍中,他們的戰鬥力堪稱第一。
馬正和的騎兵如同猛虎下山,每一次衝鋒都勢不可擋。
然而,儘管他們有著如此強大的戰鬥力,最終卻和楊文治一樣,在這場戰鬥中遭到了慘敗。
他們的對手,駐紮在侯馬城的閻定邦,原本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但在這場戰鬥中,他卻展現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和指揮能力。
他巧妙地利用了侯馬城的地理優勢,佈下了嚴密的防線。
無論是楊文治的狂野衝鋒,還是馬正和的強大騎兵,都無法突破他的防線。
最終,楊文治連續數天並未攻破侯馬,並且在侯馬外損兵折將,而馬振河也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這場戰鬥的結果令人震驚,也讓人對閻定邦這位原本無名的小卒刮目相看。
他在戰鬥中的出色表現,讓他一戰成名,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
確實,侯馬之戰的結果並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首先,閻定邦在侯馬城的防禦準備非常充分。
他不僅加固了城牆,還在城牆上部署了大量加特林機槍,這些強大的火力點成為了攻城部隊的噩夢。
加特林機槍的連續射擊能夠形成密集的彈雨,對於缺乏重型火器的第九軍來說,這種火力優勢是難以逾越的障礙。
其次,第九軍雖然英勇善戰,但他們主要是西捻軍的部隊,裝備和訓練都與正規軍有所差距。
他們擅長的是在平原上快速移動和游擊戰,對於攻城戰這種需要重型裝備和嚴密組織的戰鬥形式並不在行。
他們的長矛和刀劍在堅固的城牆和機槍面前顯得力不從心。
再者,騎兵雖然在開闊地帶有著巨大的衝擊力,但在攻城戰中卻難以發揮其優勢。
城牆的高度和複雜性限制了騎兵的機動性,使他們無法施展其衝鋒的威力。
馬正和的騎兵雖然在關中聯軍中戰鬥力第一,但在侯馬城的堅壁面前,他們的衝擊力被大大削弱。
最後,閻定邦的指揮能力和戰術運用也是他取得勝利的關鍵。
他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防禦工事,將敵軍的弱點暴露無遺,並有效地發揮了己方的火力優勢。
他的部隊在城牆上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使得無論是楊武治的狂野衝鋒還是馬振和的騎兵都無法突破。
綜上所述,侯馬之戰的結果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閻定邦的充分準備、加特林機槍的強大火力、第九軍的裝備和訓練不足,以及騎兵在攻城戰中的侷限性,這些都是導致楊文治和馬正和失敗的重要原因。
而閻定邦則憑藉出色的指揮和戰術運用,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