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1章 棉花代替罌粟

罌粟這種植物,從其幼苗成長直至開花結果,往往需要耗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在此期間,種植罌粟的菸農很難守住這個秘密而不被發現,所以它們總是能夠被相關部門及時剷除。

如此一來,那些價格低廉的所謂“西土”來源便就此斷絕了。

與此同時,來自外地的洋菸也受到嚴格禁止運輸進來的規定所限。

於是乎,市場上所能見到的煙土數量變得極為稀少,要麼是偷偷摸摸運進來的那一點點,要麼就是在一些荒無人煙的深山幽谷之中自然生長出來的些許。

這樣的狀況直接導致了煙價的急劇飆升,使得吸菸成為一種極其昂貴的行為。

隨著煙價的高漲,許多菸民由於經濟壓力等原因,自然而然地減少了吸菸的頻率和數量。

相比之下,單純頒佈一份沒有實際約束力的禁吸命令,顯然遠不如透過控制煙源來實現禁菸來得更有成效。

之所以要嚴禁種植罌粟,其根本目的在於徹底切斷鴉片煙的源頭供應。

然而,僅僅依靠禁種遠遠不夠,還必須同時實施禁運措施。

針對外地煙,馬岱制定了明確的政策:凡是來自四川、雲南等地的本土香菸,一經發現,將全部予以沒收並當場焚燬;至於洋菸,雖然受到中英不平等條約的某些約束,不能像對待本土煙那樣直接沒收銷燬,但同樣一律不允許入境。

一旦發現有煙販企圖攜帶洋菸及煙土入境,將會勒令他們連同貨物一起原路返回。

倘若這些人膽敢偷運洋菸入境,一旦被查出,那麼所有的洋菸依然逃脫不了被焚燬的命運。

就這樣,從最初的禁種、禁運開始,一步步推進,後來就連開設煙館公開售賣菸草的行為也都遭到了嚴厲的禁絕。

且說那革命軍,又豈會懼怕中英之間的那些個不平等條約呢?

要知道,光是應付一個腐朽不堪的大清王朝,便已然讓他們感到頗為吃力了。

若是再加上英國和法國等列強一同前來攪局,這場戰爭恐怕根本無需開打,勝負便已一目瞭然。

然而,革命軍內部有著清晰明確的策略方針。

他們深知,欲成大事,切不可操之過急,需得循序漸進,一步步地來。

首先,集中精力解決掉眼前的大清王朝這個心腹大患;待將其徹底擊潰之後,再轉過頭去應對那些虎視眈眈的列強們。

如此行事,方才有成功的一線希望。

而在禁菸一事上,之前所推行的禁種與禁運政策沒過多久便開始顯現出成效來了。

至同治六年時,陝甘地區境內的煙苗基本上已經被根除殆盡,唯有在一些人跡罕至的深山幽谷之中,或許還能偶爾發現少量偷偷摸摸種植著的煙苗。

總而言之,隨著煙土的來源大幅減少,其市場價格自然而然地便水漲船高起來。

原本每一百兩隻需六七十兩銀子便能買到的煙土,如今竟然飆升到了三四百兩之多!

如此高昂的價格,使得眾多菸民望而卻步,吸菸之人的數量也因此大為減少。

不過,禁菸行動尚未大功告成,最後的關鍵一步乃是針對那些數量龐大的菸民群體。

畢竟,在當下那個時代,想要強制禁止人們吸食鴉片實非易事。

所以,對於如汪洋大海一般眾多的菸民,所能採取的辦法唯有苦口婆心地勸導告誡而已。

於是乎,馬岱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的力量,四處蒐集各種有效的戒菸藥方,並精心配製成為藥劑,然後免費分發給那些深受煙癮折磨的菸民們,以期幫助他們戒除毒癮,重獲新生。

與此同時,中央還大力倡導並激勵官員、鄉紳以及平民百姓踴躍捐款集資購買藥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