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7章 東西捻軍的頻繁勝利

豫地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猛烈無比的攻擊。他們揮舞著鋒利的兵刃,呼喊著震天動地的口號,氣勢如虹,銳不可當。

面對如此兇猛凌厲的攻勢,張樹珊所部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難以抵擋東捻軍排山倒海般的強大力量。

最終,這支曾經威風凜凜的淮軍隊伍在東捻軍的狂轟濫炸之下土崩瓦解,被徹底擊潰。

而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的張樹珊將軍也不幸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慘遭斬殺,為國捐軀。

從 1 月 11 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二月初這段時間裡,東捻軍猶如一陣疾風驟雨般席捲而來。

令人驚歎不已的是,他們僅花費了短短半個多月的時光,便接二連三地給予湘軍郭松林部與淮軍張樹珊部以沉重打擊。

這一系列激戰堪稱慘烈至極,東捻軍展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勇猛和智謀。

在激烈的交鋒中,湘軍郭松林部遭受重創,其首領郭松林更是身負重傷;而淮軍張樹珊部則遭遇更為慘痛的命運,張樹珊不幸命喪沙場。

這般輝煌耀眼的戰績,即便是昔日強大無比的太平軍也曾鮮少能夠企及。

訊息一經傳出,瞬間令整個戰場為之震動,東捻軍的威名如雷貫耳,聲威遠播。

就在此時,遠在西北戰場上的西捻軍同樣捷報頻傳。

他們一路高歌猛進,勢不可擋,接連擊潰了喬松年和卜達所率領的軍隊。

此前,喬松年和卜達二人原本在河津一帶已被赫連城打得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然而,他們並未就此罷休,而是迅速重整旗鼓,並聯合晉省的團練以及駐守當地的營兵。

不僅如此,還得到了新支援而來的新湘軍蕭德揚所統率的一萬五千名精銳兵馬。

經過一番整合,這支聯軍匯聚成一支規模龐大的四萬之眾,其目的不言而喻,正是要抵禦來自西北的各路起義軍勢力,特別是實力強勁的馬岱一軍。

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西捻軍竟然出人意料地選擇直接揮師北上,完全打亂了敵軍的戰略部署。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最關鍵因素,無疑是那腐朽無能的清廷以及那位剛上任不久卻胡亂發號施令的秦省巡撫喬松年。

由於他們的昏庸指揮,使得原本看似堅不可摧的防線瞬間土崩瓦解。

當時的清廷心急如焚,一心想要迅速取得勝利,完全沒有考慮到奮戰在前線的湘軍所面臨的艱難困境。

他們接二連三地向喬松年下達催促進攻的指令,彷彿戰爭的勝負只取決於速度而非策略與實際情況。

喬松年接到這些命令之後,自己也是倍感壓力,但他只能無奈地將這份壓力傳遞給下屬卜達。

於是乎,卜達便陷入了一種極度痛苦且絕望的狀態——他明明清楚這場戰鬥勝算渺茫,甚至可能一敗塗地,但軍令如山,他根本無從違抗,只得硬著頭皮出戰。

就這樣,在諸多棘手問題的交織影響之下,由湘軍和晉省團練拼湊而成的這支部隊,其命運已經岌岌可危。

即便沒有強大的西捻軍前來主動攻擊,內部的混亂、士氣低落以及各種矛盾都足以讓這支部隊分崩離析、自行潰散。

毫無疑問,這場戰役的結局從一開始似乎就已註定。

時間來到了二月初,晉省的湘軍終於還是與來勢洶洶的西捻軍在侯馬一帶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