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沒有被輕易擊退,他們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精湛的馬術,冒著槍林彈雨繼續衝鋒。
當前排士兵射擊完畢並開始裝填彈藥時,後排計程車兵立即接替上來,繼續保持著強大的火力輸出,不給敵人絲毫喘息之機。如此迴圈往復,形成了一道幾乎不間斷的火力封鎖線。
儘管明教軍騎兵遭受了巨大的傷亡,但仍有一些幸運兒衝破了火網,逼近到了卓字營跟前。迎接他們的是一根根長達五米的鋒利長矛,這些長矛由後排計程車兵奮力捅出,猶如毒蛇吐信一般迅猛而精準。剎那間,鮮血四濺,慘叫連連,衝上前的明教軍騎兵不是被刺穿身體就是被挑落馬下。
但令人驚歎的是,在後方堂主那激昂高亢的祈禱聲的激勵與加持下,明教的教徒們視死如歸,毫不退縮。他們一次又一次地發起衝鋒,哪怕屢次倒下卻依舊勇往直前。這種悍不畏死的精神使得戰鬥異常激烈和殘酷。
雙方就這樣僵持不下,鏖戰了足足半日之久。就在這時,其他各路清軍也終於陸續趕到戰場,並迅速佔據有利地形,對明教軍形成了合圍之勢。他們居高臨下地向敵軍不斷髮射噴筒,噴出熊熊火焰;同時還投擲著火彈,將明教軍的陣地炸得火光沖天、硝煙瀰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在那殺聲震天、鮮血四濺的戰場之上,橫七豎八地躺著一具具冰冷的屍體,空氣中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
陣前已經拋下了無數屍體的王明章面色陰沉,眼中閃爍著一絲絕望與不甘。
只見他猛地一揮手中的令旗,高聲下達命令:“全軍聽令!向靖邊方向撤退!”
話音未落,一旁的王銘濤瞬間反應過來。
他身手敏捷地翻身上馬,雙手緊緊握住那根鋒利無比的長矛,身後跟著兩百名剽悍勇猛的騎兵,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般向著敵人的陣營猛衝過去。
王銘濤一馬當先,衝入敵陣之中,手中的長矛上下翻飛,猶如蛟龍出海,每一次揮舞都帶起一串血花和慘叫。
眨眼間,已有數顆頭顱滾落在地,他所過之處,敵軍紛紛避讓,無人敢攖其鋒。
就在追擊的途中,王銘濤突然瞥見前方不遠處有一人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騎著一匹純白如雪的駿馬,頭上戴著一頂白色帽子,身著一襲黃色衣衫,長長的白鬚隨風飄動,宛如仙人下凡一般。
定睛一看,原來正是明教軍的總堂主王明章。
此刻,他正率領著十餘位親信親兵且戰且退,試圖擺脫追兵。
副將蕭德林眼見此景,毫不猶豫地帶著 50 名精騎從側翼殺出,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撲明教軍的隊伍。
然而,明教軍畢竟訓練有素,雖然人數處於劣勢,但他們拼死抵抗,一時間竟讓蕭德林等人難以突破防線。
雙方短兵相接,刀光劍影交錯,喊殺聲響徹雲霄。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儘管有數名士兵被打倒在地,但蕭德林最終還是成功地衝到了明教軍的陣中。
就在這時,只聽得一陣密集的槍聲驟然響起,如同爆豆一般。
原來是明教軍中暗藏的火槍隊發動了攻擊。
剎那間,火光沖天,硝煙瀰漫。
可憐那明教軍元帥王明章躲閃不及,身中數槍,子彈無情地洞穿了他的胸腹。
隨著一聲淒厲的慘叫,王明章從馬上墜落下來,當場氣絕身亡。
失去了主帥的明教軍頓時亂作一團,其餘士兵見大勢已去,紛紛丟盔棄甲,四散奔逃,化作一群驚恐萬狀的鳥獸,狼狽不堪地逃離了戰場。
:()清末起義恩仇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