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明治決定還是轉攻為守,將戰線穩定在九州島。
畢竟在九州島打,總比在本州島要好。於是,在吃過一次虧後,明治軍和德川軍又將戰線穩定在了北九州附近。
只不過現在是德川軍在主動進攻,而防守方的人,卻變成了明治。
此時,德川慶喜不急了,他覺得現在要急的應該是明治和大夏。
明治急,是因為他現在變成了劣勢的一方,而大夏嘛…難道大夏就不急著去接收那些礦產?
既然著急,那就讓大夏繼續往自己這邊押注!
這就是德川慶喜的想法,所以他在自己佔據優勢之後,就下令北九州前線,打慢一些。
林逸從小泉次郎那邊聽到德川慶喜的命令後,他無所謂的笑了。
德川慶喜希望打慢一些,他又何嘗不想讓德川那邊多死一些人?
所以,林逸給小泉次郎發電,讓他就按照德川慶喜的要求去做。
但是,他也要不斷的挑起德川慶喜和明治之間的戰鬥。換句話就是,一定要保證北九州,每天都在打,不能停!
早就把林逸的話,當聖旨的小泉次郎,立馬答應了下來。
隨後,林逸也就不再關注九州島的戰事,他把注意力又轉向了高麗的鄭在旭。
此時高麗也挺亂的。
首先一個關鍵人物,就是李熙。
李熙被林逸從明治手裡解救出來之後,就回到了漢城。
此時李熙年紀已經很大了,再加上他一直都沒有什麼野心。
年輕的時候,高麗的權力都在閔妃的手裡,後來櫻花國人來了。
直接弄死了閔妃,將李熙傷心個帶到了櫻花國。
而現在,雖然他又回到了漢城,成為了高麗的大王,可是他非常清楚,自己依舊,可能還是個傀儡。
李熙現在已經不奢求自己能執掌高麗,他就想著自己能夠安安穩穩的過完這一輩子,也不是不行。
所以,其實李熙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一回到漢城之後就徹底擺爛。
直到後來崔東旭和鄭在旭出現矛盾,崔東旭先鄭在旭一步控制住了李熙。
這個時候的崔東旭,明顯就是想要學習東漢的曹操,想要來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而李熙沒有反抗,在他看來,只要自己不反抗,那麼別人也沒有理由來殺他。
簡單來說,就是誰來他都歡迎,誰走他也歡送,儘量不得罪任何一個人。
就這樣,李熙在崔東旭的手裡,又開始過起了醉生夢死的生活。
而崔東旭的確沒有理由去處理李熙,又看到李熙這麼配合,也就不管李熙,反而開始針對起鄭東旭。
其實吧,即便是這個時候崔東旭,還沒有狂妄的認為,自己佔據高麗以後,就有跟大夏叫板的實力,這也是他跟鄭東旭對峙這麼久,卻依舊沒有開戰的原因。
因為他知道,他可以敵視鄭在旭,但是不能表現出敵視大夏,否則大夏一出兵,他就得完犢子。
而大夏在明面上還真的沒有理由出兵高麗,處理崔東旭。
但是,林逸卻很清楚,崔東旭絕對是不甘久居人下的人,林逸也不會坐等崔東旭要對大夏不敬之後,再去處理他。
所以,林逸就決定暗中支援鄭東旭。可問題是,鄭東旭這個人比崔東旭好一點,但他也不是什麼好鳥。
甚至,林逸派去跟鄭東旭接觸的人彙報,鄭東旭似乎有想要利用崔東旭,來威脅大夏。
這樣林逸直呼高麗棒子沒啥好鳥,給個笑臉,就認不清主次。
所以,林逸讓趙熥下令去跟鄭在旭接觸的人,直接撤回來,讓他們先打上一場,讓鄭在旭知道疼了再說。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