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真是說笑了,我和康平久未歸家,不曾在大爺和大娘跟前盡過一分孝心,哪敢討要什麼見面禮?”
餘氏聽此一說,臉色和緩了些,接過了茶水,說道:“老三是一棍子也打不出個悶屁來,沒想到倒娶了一個口齒伶俐的媳婦。一看就是個懂事明理的。”
子晴一聽這話,忙道:“這是大娘疼我,我素日也沒怎麼出門過。也不大見生人,拙嘴笨舌的,說錯了話,大爺大娘可別笑話我。這是我和康平孝敬二位的布料,過年做一身新衣吧。按理應該做好了衣裳送來,可是侄媳未曾見過二位長輩,怕做了大小不合適,也怕不合大爺和大娘的心意。”說完子晴就忙從包袱裡取出早已備好的兩匹細棉布料,一匹青色一匹棗紅。
餘氏見了忙雙手接過,眉開眼笑的。子晴這才有機會仔細打量了一下她。頭髮梳的很整齊,用銀簪綰了個圓髻,前面還插了把雕著蘭花的小木梳,一色藍布棉襖棉褲,十分乾淨利落,眉眼較粗。且有些往上吊,一看是個潑辣能幹的。康平的大爺長得就是一副忠厚相,典型的老農民樣子,腰稍有些佝僂,滿臉皺褶,小眼巴擦,不過眼神倒還清明。
“瞧三弟妹這張小嘴,巴巴的說話可真好聽,你看咱孃的嘴都樂得合不攏了,咱們侍奉爹孃一年都頭,也沒見娘像今兒個這麼高興。”一個瘦高個子婦人笑道。
接下來又拜見了林康平的大哥林康健,大嫂胡氏,二哥林康祥,二嫂馬氏,接著是四弟林康勇帶著妻子姜氏拜見了子晴倆,子晴這才知道剛才說話的是胡氏。
子晴給了家裡五個孩子一人二個八分銀錁子,老大老二家分別是兩孩子,老四家就一個,還抱在手裡呢。所以胡氏和馬氏見了臉上立刻堆滿了笑,殷勤了許多。還有一個待嫁的小姑子林紅霞,子晴見小姑娘十四五歲,一身紅布花棉襖,個子比子晴要高一些,上來趕著康平和子晴叫了一聲:“三哥,三嫂”便也無話,還算老實穩當,忙從手上褪下了一對銀鐲子套上她手上,餘氏見了更是笑成了一朵菊花。子晴當然也注意到了胡氏和馬氏羨慕的眼光,一閃而過。
餘氏這才問起林康平和子晴二人可吃過了飯,得知二人是回來過年的,忙給二人安排了靠東邊的那間耳房,康平在廳堂陪著幾個男子說話。
子晴見沒自己什麼事,想回屋看看住的地方,剛拿著行李進耳房,林家的幾個媳婦就過來幫著打掃歸置。這屋原是有一個大炕,不過看出來,應該很長時間沒住人了,有一層肉眼可及的塵土,還堆了不少雜物。林紅霞也端著一盆水過來擦拭,話不多,看出小姑娘幹活很利落,林家還真沒有嬌養她。看來這見面禮還真沒白給,至少比自己家那大姑一家強多了,知道感激。
今天是小年,祭完灶王爺,小孩子們一人拿了一小塊硬硬的糖棍,興高采烈的。子晴發現他們用麥秸扎灶馬灶雞上供,林耀祖領著一家男子跪在灶王神像前,一邊磕頭一邊燒掉舊的灶王神像,嘴裡還唸唸有詞的,跟自己家那邊很不一樣,子晴好奇地瞅著。
晚飯的主食是大白菜肉餡餃子,當然主要是大白菜,能聞到點肉味。子晴見大家都吃的挺香的,北方習慣於吃麵食,子晴兩世都在南方生活,麵條還湊合,饅頭餃子什麼的根本就吃不飽,更何況還是摻了粗糧的麵食,更是難以下嚥。隨便吃了三兩個餃子對付了。
林康平見了很是心疼,回到耳房,屋子裡倒是打掃乾淨了,可乾冷乾冷的。子晴倒是記得把火籃和手爐帶著,可看情形家裡是沒有木炭的,兩人帶的一路上也用了個七七八八。子晴趕緊上炕坐著,林康平抱著子晴,餵了子晴幾塊糕點,又出去舀一盆熱水來,子晴身上剛剛來了大姨媽,有些不爽,稍稍擦洗下忙鑽進了被窩。
次日,林康平早早就出去了,快中午時僱了輛驢車回來,買了兩袋大米,一大扇豬肉,一堆豬骨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