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部分

junker一詞的音譯,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

容克起源於16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本消亡。在德國文獻中容克被分為作戰容克、宮廷容克、議院容克和鄉村容克等不同型別。在德國曆史上真正起過較大作用的是鄉村容克。鄉村容克指普魯士的貴族莊園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以東地區並在那裡進行殖民的德意志騎士領主的後裔。他們集領主權與鄉村政權於一身。16世紀,容克為了擴大谷物生產,大量強佔易北河以東農民的份地,以農奴的勞役經營商品生產性的大莊園經濟。

1653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賜予容克以“完全支配”農民的權力,並給予免稅等大量經濟優惠以換取他們對於選帝侯擁有一隻屬於自己的私人軍隊的支援。

1807年7月,普魯士政府大臣施泰因男爵實施改革,主要為解放農民、城市改革、行政改革和軍事改革。其中1807年10月9日的《十月敕令》,宣佈取消全普魯士農民的人身依附關係,廢除等級限制,農民可以自由獲得地產、離開土地自由選擇職業和結婚等。以及軍事改革方面中的革新軍官團和廢除貴族特權,這些都觸動了容克貴族們的利益,因此遭到容克的竭力反對,他們使施泰因抨擊拿破崙言論的信件落於拿破崙一世之手。1808年11月24日,在拿破崙一世的壓力下,施泰因被解職。

1810年出任普魯士首相的哈登堡侯爵繼續施泰因的改革事業,但儘量使改革有利於容克貴族,不過依然有有利於工商業發展的規定,如宣佈工商業自由、取消行會特權等。

施泰因-哈登堡改革使普魯士開始從封建莊園制過渡到資本主義容克地產製,從封建等級制的**國家開始轉向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國家,這讓容克們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19世紀以來,普魯士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經濟基礎——封建莊園為此普魯士王朝把重要軍官職位和政府官位賜給容克作為補償,而這也促成了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之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呼聲在任何特權社會都是存在的。

1848年德國革命後,容克的莊園經濟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性質的農超大部分容克開始成為瀕許多封建殘餘的資產階級化的地主,在容克莊園中,僱農仍然處於半農奴的地位。這種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用資本主義剝削逐漸代替農奴制剝削的方式被稱為普魯士道路。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而其代表人物就是老頑固俾斯麥。

1871年普魯士“自上而下”統一德意志,標誌容克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後形成。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這些人才是維繫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最根本的力量,其中的老派貴族早在約亨的祖先還是紐倫堡伯爵的時候便已經在這個地區紮根生活了數百年,比如俾斯麥家族便是在其中之一。新派貴族則是自弗里德里希大王時代,以軍功授田的方式被分封在奧得河兩岸的普屬波蘭地區以及從奧地利奪取的西里西亞地區。因此他們的意見必須得到重視。

但是約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