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未曾留下遺詔,需要臣子公議立君大事,為人臣子者也只能從已經有資格繼承的親王等皇族中擁立賢名,至於皇族血統的範圍,又豈是臣子者可以議論的!藤原正良你居然故曲朝廷舊法,妄議皇室血統,莫非是有不臣之心麼!”
反對者被藤原為時問得啞口無言,半晌之後才很沒底氣地說道:“那……時異則勢異,如今先帝已經崩御,天下並無身具親王頭銜者,若不能使急從權,豈不是要斷絕國祚不成?”
藤原為時等的就是這句話,正要開口反駁時,卻聽到左近衛大將源博雅搶先開口了“藤原參議,你這話就大謬不然了——選子內親王,資子內親王,輔子內親王,不都是先帝親女,親王頭銜麼?怎能說天下已無親王?”
“那是內親王……”
剛才那番話由源博雅說出來,效果是再好不過了,因為如果臣子擁議源氏子弟抬為親王這個動議可以達成的話,最有可能登上天皇寶座的就是源博雅了;現在源博雅親口出來打臉說女人按照禮法也算親王,那就相當於是自己表態不願意當天皇了,如此一來擁護這條路線的人也就只有放棄了——不過源博雅的用途也就僅限於表個態挑個頭,後續的辯論中,藤原為時怕源博雅歷史造詣不夠深,於是趕緊把話頭接過去。
“內親王也是親王!推古天皇、持統天皇身前皆為內親王、皇后,後踐祚;元明天皇先為內親王,後歷皇后、皇太后,踐祚;元正天皇、孝謙天皇更是以皇女、內親王的身份直接受封為皇太子,後踐祚;諸多古例,如何可以說內親王不能法同親王呢?”
藤原為時一連串舉出五代天皇的例子,有飛鳥時代的,也有奈良時代的。至於那些天皇登基的途徑也是基本上包圓了:都是內親王出身,但是登基之前,有以皇后身份從丈夫那裡繼承皇位登基的,也有以皇太后身份從自己兒子那裡得到大統的,也有終身未嫁、從自己母皇那裡得到皇位、自己死後再傳位給侄兒的。
立內親王的基調,便在一番艱苦的法理論證之後被定了下來——其實如果錢惟昱不怕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的話,以如今日本朝廷幾乎不存在的武力,當然可以不講道理力排眾議;但是考慮到政治需求,當然是能夠把道理講清楚獲得大義名分最好了。
然後,三個內親王當立誰這個問題又被公正地論證了一番,朝堂上又是一番唇槍舌劍。藤原為時仗著歷史和禮法知識深湛,典故法理信口拈來,舌顫蓮花說了一大通。舉出諸如內親王凡有登基者,或以皇太子身份登基、終身不嫁;或以天皇妻身份登基,然則需要生前便有皇后封號;若是沒有皇后封號、僅為天皇一般女御的話,又不該繼位,除非不是從老公那裡而是從兒子那裡繼承到的天皇皇位……
藤原為時舌戰群儒一番後,終於幫著錢惟昱把資子和輔子這兩個選項都排除了,最後朝廷公議透過擁立選子內親王為天皇,這也是日本歷史上第65代天皇、第8個女天皇。具體登基大典擇日再行。
當然,按照藤原為時的詭辯,選子登基之後也會埋下一個禍根伏筆:那就是選子是因為沒有嫁臣籍的丈夫,這才得到了成為天皇的機會。若是將來她和外人結婚生子,選子本人已經登上皇位了,不可能再被拉下來,但是她的子嗣能否天然獲得繼承權,在法理上依然是有瑕疵的。
不過事情都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的,有些東西能夠先造成既定事實,再慢慢維穩也比一步到位要好得多,選子今年不過十四歲,那還是個很遙遠的話題。目下為了顯示朝廷禮法的公允,藤原為時的意見是:如果選子將來得子的身份地位低於源博雅和資子、輔子所生的孩子的話,那麼選子自當效法推古天皇立侄聖德太子之舊法。(推古天皇與聖德太子是姑侄關係)
對於藤原為時的這個處理,錢惟昱心中還是滿意的,因為他知道源博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