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的,在後周的號召力沒有徹底洗掉,北宋政權徹底獲得人心之前,趙匡胤是不敢杯酒釋兵權的,歷史上他這麼做的時候,也是在李重進被殺之後。這個時空因為打著後周旗號的反抗者掛得慢了,為了防止倒戈趙匡胤也就順理成章把杯酒釋兵權的種子多隱埋了數年。
至此,周世宗時期就在禁軍中身居高位的人基本上已經收拾乾淨了。禁軍中剩下的主要將領也就是趙匡胤的妹夫高懷德,以及年輕一輩的王全斌、潘美、曹彬等人。完成了內部的整合換血之後,趙匡胤終於可以開始他的伐蜀大業。
第431章 劍北盡沒
關中大地,烈日炎炎。經過數月的籌備,一支六萬人規模的宋軍大部隊,沿著秦川之地緩緩而進。鳳州一代,經過數年的經營,宋廷已經在嘉陵江上游建造了數座船塢和為數不少的戰船,也精煉了數千水手——在熟悉水性之人匱乏的北地,這也算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了——專門用於為即將到來的大戰提供水運支援,以便這支宋軍從嘉陵江與陽平關兩個方向夾擊漢中。
大軍當先,不過是一名不滿四十歲的粗豪悍將,面上髭髯如鋼針倒豎,滿眼都是騰騰殺氣。渾身虯結的筋肉覆蓋在套了一塊薄質弧形鋼板的山文甲裡面,依然抵擋不住那股匪氣的四溢——山文甲這種東西,當然是宋廷的軍器監自制的。至於外面套的板甲材料,宋人無法自產,多是靠當年和李重進交戰後宋軍的繳獲,因為李重進曾經接受過吳越人的軍火交易。既然是靠繳獲的零敲碎打,所以數量自然不多,也就配備一下將領,普通士卒定然是沒得穿的。
這個帶兵大將,當然便是如今剛剛升到步軍右廂都指揮使、領西南行營招討使的王全斌了。僅僅數年前,王全斌也還不過是帶領數廂兵馬的將領,還沒到獨當一面的程度;不過他的狠辣果敢很受趙匡胤欣賞,隨著北宋禁軍的擴編,以及周世宗朝時就身居高位的老將們紛紛被杯酒釋兵權,王全斌也就得了這個獨領一軍的撈功勞肥缺。
只是他心中不明白的是——哪怕石守信王審琦全部下馬之後,按說高懷德依然是遠超其他將領受信任程度的一個存在;縱然再撇開高懷德,也有潘美、曹彬這樣軍事才幹更明顯、和趙匡胤關係也更親近的將領,為什麼趙匡胤會把獨領伐蜀大軍中最大一路人馬的任務交給他王全斌獨領呢?
他是個粗人,想不明白也就不去多想了,只要做好手頭的事情就好,身為將領,殺人立功,升官發財,封妻廕子,這種事情誰不想呢,能夠攤到自己頭上,難不成還要刨根問底不成。
在王全斌從秦鳳往漢中進發的同時,在荊南的歸州夷陵渡,趙匡胤以劉光義為西川行營都部署,負責荊南地區的守備與征剿大軍的後勤保障,同時以北宋水師名將曹彬為招討使,率領3萬水師駐紮秭歸,秣馬厲兵;只待北線打起來之後,便沿著長江溯流而上,攻擊三峽西端要害夔州——
歸州是七百里三峽的東端,夔州是七百里三峽的西端,兩地之間的大江上,再無其他可以用於中繼的落腳點,所以但凡一進一退便是七百里的縱深,就好像當年劉備出川在夷陵渡被陸遜一把火幹掉之後,就只能連退七百里到永安白帝城才能扎住陣腳。因為這一條進攻路線完全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沒有閃轉騰挪的餘地,所以歷來取川兵家在有北路可以選擇的情況下,都會把穿過長江三峽的路線作為川中軍閥佈局鬆動之後的最後一根稻草使用,以免賭的太大。
原本,據說除了曹彬之外,還有潘美也是東路軍主將的有力候選人,在朝廷看來,就算進攻的統兵將領是曹彬,那麼後勤部署的職責總該輪到潘美了,結果最後卻是輪到劉光義,惹得朝中少數將領竊竊私議。
只有在汴京城裡的趙匡胤自己,乃至趙光義、趙普等少數重臣知道,潘美在這一戰中被雪藏,和他兩年前受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