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演唱技巧及京劇知識方面,父親和母親比起來,那就遜色多了。母親唱戲條件好,悟性高,而且認真地向內行學過戲,甚至向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雪豔琴請教過。父親卻是一條“左嗓子”,也就是歌唱者和伴奏的琴聲合不到一起,兩者各行其是,用梨園行的話說,就是“和胡琴說不上話”。不過有意思的是,曾經“粉墨登場”過的是父親,而不是母親。

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人說是在學校的遊藝會上,父親認識了母親,而且是一見鍾情,母親是父親的讀者,很欣賞他的才華,兩人很快便墜入情網,婚後,父親用詩經第一章,為母親易名周南,從此母親便以此名行之於世。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結婚紀念照的故事(1)

這張父親、母親婚後紀念照,歷經抗日戰火的磨難,歲月滄桑的變遷,“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得以儲存下來,由於它的“倖免於難”,就更加彌足珍貴了。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打響。父親丟棄了一切財產,手提一隻皮箱,匆匆到了重慶。半年後,母親抱著我和3歲的三家兄,冒著日機的轟炸,涉水登山,經歷了千難萬險,完成了千里尋夫的歷險記,終於和父親在重慶團聚了。而這張照片,隨外婆避難到了故鄉安徽潛山,在外婆的箱底裡,靜靜地躲了8年。抗日戰爭在8年的奮戰後,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我們一家也終於在北平團圓了。經過了8年炮火的襲擊和敵機的狂轟濫炸,才知道和平的可貴,經歷了漫漫長年的分離,才知道親人團聚的溫馨。父親在北平北溝沿甲23號的新家,看到花木扶疏的院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書桌前,自然和重慶山村茅草屋的滋味大不一樣,他非常珍惜這全家的團聚和新的生活。所以當他重新看到及把玩和母親合攝的紀念照時,真是百感交集,他情不自禁地把這張紀錄著他和母親倖福時光的照片,拿去影印,並且感慨系之的在照片後面用毛筆楷書寫下了:

民國三十五年

古歷八月初六

吾人十五年

結婚紀念

恨水

周南

影印於北平

父親把題好字的紀念照,小心翼翼地壓在書桌的玻璃板下,這樣在他每天伏案寫作的時候,都能看到這張照片,會使父親想起在戰爭年代他們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的生活。1949年父親大病以後,我們從北溝沿搬到了磚塔衚衕43號,父親又親自把這張紀念照,壓在書桌玻璃板下。他平時沉默少言,嚴肅而不苟言笑,生性忠厚而有些木訥,喜怒哀樂皆不形之於色,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所以我一向對父親是敬畏多於親近。但是他在不經意間默默做出的這些“小動作”,卻含蓄真切地表達了父親對母親深厚誠摯的感情和豐富無比的內心世界。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家的左鄰右舍,都遭到了紅衛兵的光顧,叱罵之聲不絕於耳。我們為了保護父親,怕紅衛兵小將來“抄家”,就把當時認為是“ 四舊”的東西,收藏起來,母親的照片當然是在“四舊”的行列之中。突然有一天,就見父親拖著行動不便的身體,在北房的三間屋裡,翻動了所有桌子的抽屜,在尋找著什麼,等我們聽到了響動,要過去幫忙時,只見他又走向我們住的南屋,急切地問我們:“你們看到了壓在玻璃板下,你娘帶著金鎖的那張照片了嗎? ”當內子告訴他,是我把這張照片藏起來了。父親便沒作聲,轉身進了北屋,隨後他又做出了一個令我們意想不到的舉動,他用有些顫抖的手,把我們收起來的母親照片,又全都掛在他的床頭,與這些照片朝夕相伴,似乎仍然和母親生活在一起,他像守護神般地守護著這幾張紀錄著他與母親渡過的幸福時光的照片,為此哪怕被“抄家”,被“批鬥”或是為此送命,也在所不惜!�